近日,国内有媒体对中小学午餐进行了报道,引起不少网民“吐槽”——有家长问孩子,为什么不吃学校有营养的午餐,而是去外面买快餐或者零食时,孩子大多数的回答是“难吃”。实际上,如何将中小学生的午餐做得又好吃又有营养,是许多国家都在头疼的事情。

大多数美国公立学校都给学生安排午餐,有些学校会根据家庭收入进行不同定价,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得到全免费或折扣价的配餐,普通收入则交全款等,但午餐的内容是统一配置的。美国学校“午餐难吃”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国民笑话”,甚至不少影视或文学作品中都经常进行讽刺:一坨粘糊糊不知为何物的主菜,配上过期的面包,沙拉里还有上周不小心丢掉的笔帽……当然,这些都是夸张的描述手法。据了解,美国中小学为学生配置的午餐,很多从营养上来说都是进行严格搭配的,如面食、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的量都是按营养比例提供的。然而,正因为过于“搭配”,导致一些食物并不合青少年的口味。

由于孩子不喜欢可能导致食物浪费,一些学校也在思考如何合理地提供营养午餐。在美华人家长陈女士表示,她的孩子所在的学校每个月会给家长提供一张“菜单”,显示每天午餐内容。如果孩子不想吃当天的午餐,或者基于生理问题或宗教原因不能食用,家长可以在那一天给孩子带饭。“班级老师会统计,当天有哪些孩子是自己带饭,他们也必须去食堂和其他同学一起吃,这样就不会到外面买乱七八糟的零食。”

在欧洲,中小学午餐也常常成为社交媒体的关注热点。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前不久曾对各地学校午餐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德国中小学的午餐普遍不够健康,甜食和肉类过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太少,且烹饪单调。学生普遍不满意,还埋怨价格偏高(平均3.5欧元)。

“欧洲各国政府和教育界都非常重视健康午餐,但推广起来却比较艰难。”德国营养学会专家巴尔茨对表示,目前,欧洲中小学健康午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在学校用餐,且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按家庭收入支付,低收入家庭可以减免。二是如瑞典、芬兰等北欧学校,学生可以免费享用健康午餐。

巴尔茨说,学校午餐质量参差不齐。一般规模较大的学校自设食堂,质量可控。但是许多学校自己没有食堂,由专门的公司提供。这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食物都是流水线制作,甚至只提供快餐食品,导致学生和家长不满。

近年来,欧盟各国开始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健康午餐,每年会拨款给予补贴。德国各级政府每年投入高达12亿欧元,改善中小学生的午餐质量。欧盟还推出“学校水果计划”,给学生提供免费水果。被誉为“美食之国”的法国学校里,明令禁止零食和饮料自动贩售机,他们的健康午餐常被欧洲媒体誉为“法国学校大餐”,一般有专门的公司烹饪。瑞典学校把午餐当作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师生一起用餐,培养社交能力。与许多国家不同,瑞典学校的午餐多以自助形式供应,学生的饭菜量、种类完全是自主选择,如果餐盘中有饭菜剩余,老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传递“酌情选择和避免浪费”的信息。每年,瑞典还要评选最佳学校餐厅活动,推动学校使用当地及有机食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