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脂溶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但消费过量、脂肪摄入不合理会导致肥胖,也会诱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等慢疾病。那么,如何选购、食用和储存食用植物油,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种类繁多 选购有道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油品经科学调制而成的食用植物调和油,这些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美食“催化剂”,都是以植物油料为原料精制而成的食用油脂,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号”——食用植物油。

吃油虽然是件常事儿,但也有很多学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委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兴国提醒说,大多数散装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和安全难以保障,建议消费者尽量在正规商超里购买预包装的食用植物油。挑选食用植物油时注意几个方面:

闻气味:产品应具有植物油固有的香味,如有异味,可能是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超标。

看外观:质量好、精炼程度高的食用植物油应该是澄清、透明的,并具有该品种食用油特有的色泽,不含杂质。

查标签:应尽量挑选大型或名牌企业的产品,标签中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注应齐全清楚。

王兴国说:“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预包装食用植物油标签应包含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如产品执行标准中明确质量等级的,还应标出质量等级。对食用植物调和油,应在外包装上统一标注为‘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上还要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按照相关标准,大多数食用油的标签上会有“一级”“二级”或“三级”字样,很多消费者认为等级越高油品的质量就越好,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王兴国指出,等级越高,只代表精炼程度越高。级别高的油虽然在加工过程中除去了有害物质,但流失的营养往往也越多,比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必过于在意等级,可以按照口感选择。

勿用变质油 推荐小包装

一天在家只做一顿饭,一桶油打开后可能一年都吃不完,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家庭并不鲜见。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食用油似乎并不容易变质。

但王兴国提醒,这个认知是错误的。长期放置的食用油易在空气中氧化变质,食用氧化变质的食用油可能会造成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生活中如何辨别食用油是否过期,一是要注意观察它的保质期,二是能否闻到哈喇味。王兴国解释说,食用植物油出现哈喇味,说明它的过氧化值可能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所谓的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说明食用油被氧化的程度。

至于如何避免食用植物油氧化变质,王兴国建议消费者存放食用植物油时,应密封、避光、低温、忌水,远离光照、金属离子等促使油脂氧化的因素。同时,建议家庭购买食用植物油时,最好按人数选择适合的小包装产品。食用植物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完。

把控摄入量 科学巧搭配

食用植物油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脂溶维生素等,但消费过量、脂肪摄入不合理也是肥胖、糖尿病等慢疾病多发的诱因。

为了避免油脂摄入过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不超过25—30克为宜,可使用控油壶控制用量。日常生活中推荐多用蒸、煮、炖、水滑、熘等少油的烹饪方式,少吃油炸食品。

除了控制油的摄入量,还要注意:炒菜时应避免油温过高。油温过高,不仅会导致油脂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人体消化吸收,还会破坏油脂中脂溶维生素A、D、E,导致营养价值降低。健康吃油应注意保证多样化,不要只吃一种油,最好是合理搭配。不同烹饪方式用不同的油。橄榄油、藻油等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微量伴随物,但此类油脂不宜高温烹调。

(李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