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投入7.1亿元,为113.8万学生提供膳食补助;投入1.3亿元,为152个校点建改食堂;投入1.6亿元,为152个食堂提供运转保障……这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安岳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高度重视,也是安岳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坚实印记。


(资料图)

安岳作为革命老区,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县,于2012年5月30日正式启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0年来,安岳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从零起步,蹚出了“安岳模式”,拼出了“安岳速度”,向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构建“三级网络”

共护“舌尖”安全

学生在校吃得饱不饱、安不安全,一直是众多家长的“心病”。为消除“心病”,让家长吃下“定心丸”,2012年,安岳县成立县学生营养办,构建“县—乡—校”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具体抓、县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2012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安岳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县检察院、县教育局制发《关于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开展预防犯罪工作的意见》。2019年,县教育和体育局出台32个管理制度、15个岗位职责、15个加工要诀、14个管理台账。

学校每天按照“一看二查三验四闻五摸”程序接收食材;按照明厨亮灶要求,公示后厨一举一动;按照“一用一消杀”原则,保洁餐厨用具。为确保就餐安全、有序,学校还按照每班一人的标准,落实教师值守,全程指导学生就餐。

“实行陪餐制度和值守制度,在校园供餐的最后环节上了一道安全阀,有利于进一步压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有利于及时处理学生就餐中的突发事件,有利于保障学生吃上安全餐、营养餐。”安岳县教育和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为抓牢食材的入口关和加工关,安岳县学生营养办在坚持明察暗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标企业自检+第三方抽检”行动,严密监测每一批次食材质量;积极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从严监管每一个食堂的加工过程。

“目前,在安岳营养餐供餐食堂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到100%。”安岳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安岳县学生营养办采取线上抽查、线下跟踪的方式,加大食堂实时监管力度。

10年来,安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扭紧了食品“安全阀”,实现了营养餐零事故目标。其中,构建的三级管理网络、目标考核机制、预防犯罪措施等,独具特色,被国家营养办赞誉为“安岳模式”。

化解“三大难题”

共保“舌尖”营养

为让学生尽快吃上营养午餐,2013年9月,安岳拉开了由蛋奶模式向食堂供餐模式转换的序幕。

但因全县校点多、食堂底子薄,部分中心校地域狭窄无法修建食堂等困难,致使食堂供餐推进十分缓慢,到2017年底,食堂供餐率仅占48.2%。

无食堂中心校和村小怎么办?2018年,石羊小学依托石羊初级中学食堂,建联合供餐食堂;龙台小学租用校外场所,建中央厨房;拱桥初级中学、思贤小学优化校园场地布局,建过渡性食堂;龙西九年制学校、天林初级中学等38所学校盘活闲置校舍,纷纷改建成学生伙房。

在租建、合建、改建食堂的同时,安岳还另辟蹊径,积极探索并推广由中心校配送村小的食堂供餐“6+N”模式,跑出了食堂供餐加速度,食堂供餐率迅速飙升至96.5%,被省营养办赞誉为“安岳速度”。

2019年2月,安岳实现食堂供餐全覆盖目标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所有受益学生告别蛋奶模式,吃上了热乎、可口的营养午餐。

食堂从业人员哪里来?安岳面向社会购买服务,按不低于100:1的要求,配齐配足食堂从业人员。目前,全县学校的861名食堂从业人员,由1家中标劳务公司统一派遣、统一管理,切实解决了食堂用工问题和从业人员管理问题。

全县124所学校,每天8万多学生,如何保障学生正常供餐、食材新鲜?所有供餐食材,每年按照“四统一”和全程溯源要求,公开招标采购。猪肉、牛肉由屠宰场现宰现杀处理后,凌晨3点冷链配送,6小时内保鲜送达。生鲜蔬菜产地直采直供,每天定时定量配送。

“为防止土豆发青发芽,我们不使用窖藏土豆,全部直采直供,从田间采摘到清洗筛选、再到学生餐桌,最短4天,最长不超过7天时间。”安岳县学生营养餐蔬菜中标企业负责人介绍。

目前,学生每天能享受“两荤一素一汤”的营养午餐,每周能吃上1次牛肉。土豆烧牛肉、木耳青笋炒肉、西红柿炒蛋……菜品每天交替供应,每周不重复,深受师生和家长好评。

聚焦“三项工程”

共品“舌尖”文化

为让学生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修养,学校以《体育与健康》课为抓手、以学生共餐为契机,积极实施健康促进工程,多渠道开展食育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多角度传递营养健康知识、均衡膳食理念。

县教育和体育局还以塑造朝气、阳光、自信少年为主线,开展鸡蛋壳工艺品创作大赛、“吃营养餐·做好少年”征文演讲比赛、“吃出营养·活出健康”手抄报绘画手工制作大赛,通过参加校园赛、片区赛、县决赛等形式,多维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让营养餐“说话”,让“色、香、味、形”育人,安岳采取“集中轮训+竞技练兵”的方式,积极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19年以来,每年开展1次管理员集中培训、1次食堂从业人员全员轮训,适时研究、解决营养餐存在的突出和紧迫问题。每年举办1次食堂从业人员厨艺比赛,以赛反逼着力提升营养午餐质量。目前,全县学校的营养午餐菜品丰富多样,“色、香、味、形”俱全。

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形。不少学校还集思广益,积极实施培根铸魂工程。岳新小学校长梁兴亮回忆,为培养学生爱粮节粮、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2018年学校抓住由蛋奶模式转为食堂供餐模式的契机,以“食无言,餐吃完,爱卫生,会感恩”为主题,根据“餐前准备、排队打餐、文明用餐、餐后整理”流程,绘制了学生就餐导图,购置了学生餐具收纳袋,于细微处让学生养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龙台初级中学打造的食堂文化、瑞云小学编制的就餐儿歌、通贤小学录播的就餐广播……一系列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的“舌尖”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成为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营养”,对学生管住嘴、迈开腿、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刘荣华 吴双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