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黄阿姨最近两年总是被出汗的问题所困扰,即使前段时间气温都降到20多摄氏度了,她还汗流个不停。
8月31日,她来到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属于“自汗”现象。
65岁的黄阿姨也是近两年来饱受出汗困扰,每天汗流满面,双手总是“湿溻溻”的,轻微活动则全身出汗、头发浸湿,夜间常被汗液浸透而醒,经常一夜要用吹风机吹干头发三四次。更令她苦恼的是,只要外出背包里都要放两条毛巾吸汗,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市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三病区主治医师穆威接诊后了解到,黄阿姨每次出汗时,还伴有短气、乏力的症状,此外黄阿姨平时还很容易感冒。结合患者病症,穆威判断黄阿姨出汗过多属于“自汗”现象,并建议黄阿姨避免劳累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粳米、小米、小麦、山药、红薯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等。同时建议服用“玉屏风散”健脾益气固汗。
穆威介绍,除了“自汗”外,异常出汗还有盗汗、黄汗、战汗、脱汗等4种情况。如流黄汗的人多是湿热体质,通常患有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等;战汗是指全身战栗后出汗,是热性病过程中的一种表现;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流如珠,常见于低血糖休克、低血压、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重病。当出现上述异常出汗时,已经提示脏腑器官异样,实际上是疾病先兆,建议及时就医。
穆威表示,在中医看来,适当主动出汗既是养生方法,也是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出汗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微微出汗、汗如雨下,只要合适,均能接受。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再次出汗,防止气随汗脱而伤正气,出汗过度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血液粘稠,从而诱发心脏病,因此,运动时需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丢失水分、盐分。
老年人早秋养生需注意——
吃点苦味食物 出点“健康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的特点是“收”,而立秋则是“收”的开始。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中心主任、老年病科主任陈浩博士提醒,当下老年人养生要注意科学纳凉,适当出点“健康汗”,吃点苦味食物。
陈浩说,适当出汗能够调节体温,利于气血调畅。出汗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体内的脂肪少了,利于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减少、好转。但经常大汗淋漓,出汗过多,就可能会伤及阳气。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等症状。如果出现出汗量、出汗时间或身体感觉明显异常,需及时就医。
“夏末秋初气温仍较高、湿度较大,身体积聚火气,可能会出现长痘、口腔溃疡等症状。”陈浩表示,人体经过长夏时期,身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大量消耗,再加上炎热让人的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人体的健康状况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人体阴阳失衡,疾病很容易“不请自来”。
针对这种情况,陈浩建议在饮食保健上适当“吃苦”。“苦”指带苦味的食物,苦味食物中含有生物碱等苦味物质,具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健脾燥湿等作用。如苦瓜、苦菜等,在弥补夏季身体营养素过度损耗的同时,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提神和健胃的功能。莲子汤、金莲花茶、苦菊茶等也是最佳清凉食品,尤其是因大肠机能退化而常拉肚子的人,可常吃炖莲子,莲子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