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爽,不柴,吃起来带有淡淡的甜香……提起芹菜,位于通州区于家务乡的果村远近闻名,被誉为京郊“芹菜第一村”。“在新发地、八里桥市场,人家就认咱果村芹菜,卖的比普通芹菜贵,照样供不应求。”果村党支部书记赵士生骄傲地说。
果村位于北京东南,距离首都环线高速不远。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村,种芹菜种出了名堂,背后有何名堂?记者到实地一探究竟。
果村在张采路旁,沿着笔直的小路进村,两旁大棚、小棚、露天菜地连成了片。上午时分,路上的人不多,不少村民正在大棚里忙碌。记者采访时,今年第一茬芹菜已经采收完毕,村民蔡金剑正在自家大棚里查看第二茬番茄苗的长势。“今年芹菜大丰收,家里3个棚收了4万多斤菜,根本不够卖,一茬就挣了6万多。”额头和眼角的褶子挤到一起,老蔡笑得很开心,“这茬番茄长得又高又壮,肯定也差不了。”
赵士生告诉记者,果村芹菜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靠着种菜的“高收入”,果村村民最先买上了收割机、开起了小轿车。可是好景不长,年年种芹菜导致地里病虫害增加,化肥农药越用越多,产量却没有起色,果村芹菜慢慢失去了优势。
转机出现在2012年,当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果村建立蔬菜研究基地,将科技力量带到了村庄。和农科院一起来的,还有刚毕业不久的科研人员王宝驹。怀揣热情和梦想,王宝驹立志要在果村做出一番事业,其中第一件事,就是育苗。
和玉米、白菜不同,芹菜的种植需要一个移栽的过程。由于芹菜种子小、发芽慢、易休眠,播种后要先育成苗,然后再移栽到地里种植。可就是这移栽前的芹菜苗,曾让果村村民颇为头疼。
7月和8月是北京的汛期,这湿热的季节里,果村村民每年都要忙着育苗。育苗是件费工又费力的工作:遇到大雨,地里极易出现病虫害,稍不注意就会死苗;赶上高温,喜凉的芹菜种子就会热休眠,不易发芽;即便好不容易长出了苗,如果温度、光照、水分处理不好,芹菜苗的长势也会受到影响。
王宝驹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去村民育苗棚里见到的场景,“简易棚是临时搭建的,地里的芹菜苗长得稀稀拉拉,参差不齐、高矮不均,这样的苗能种出什么好品质?”而王宝驹所在的蔬菜基地拥有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他的团队还掌握种子引发技术,能够克服芹菜种子热休眠效应,实现科学育苗。
不过毕竟是初来乍到,农科院专家的水平到底如何,在村民心中是个问号。王宝驹和村书记商量,自己的苗可以先找两家种种试试。当时还有村民放出话来,“要是产量不理想,我要找你们赔钱。”然而,当王宝驹把基地育的苗拿出来时,村民们惊呆了,这些芹菜苗又齐整又壮实,当年种植就获得了大丰收,大伙一下子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丰收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村民们纷纷把农科院专家的苗当作宝贝,第二年全都要求试种。王宝驹的芹菜苗立即变得供不应求,从刚开始100万棵,逐年递增到如今的400万棵。期间,王宝驹还把芹菜的种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给村民,帮助果村芹菜产量增加了两成,同时还提升了菜品的品质。后来,曾经放出狠话的村民还主动找到王宝驹,向他赔礼道歉。
解决了芹菜种植,果村村民还有一个困惑,那就是芹菜收了之后种啥菜。过去村里第二茬各种菜都有,品种很乱,形不成规模,连菜贩子都懒得收,于是村民又跑来找王宝驹拿主意。他和村书记商量,决定在村里搞调研,让村民投票选出想种的二茬菜。结果出炉,番茄胜出,王宝驹又开始为村民培育番茄苗。
“芹菜+番茄”、“专家育苗+村民种植”成了果村经典搭配。2020年年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果村引入“北京科技小院”,进一步将这种科技帮扶的模式固化下来。
据统计,仅靠蔬菜种植,果村平均每户年收入可以超过3万元,在周边村庄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时,果村仍然有近百户村民选择种菜。
“如今,于家务乡正积极建设科技农业小镇,我们果村不能落后。副中心的菜篮子,还指着我们的芹菜哩。”赵士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