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住建部公布了全国最建筑节能工作进展。截至上半年,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90%。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情况如何?
随着今年初全面启动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惠州建筑节能工作驶入“快车道”。据记者7月21日从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的最新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市647.44万平方米的新开工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已达95.57%。惠州新增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则从“十二五”末的3.5%提高至九成以上,深入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绿色建筑提质增效势头明显。
新增建筑超九成为绿色建筑
夏日傍晚,在仲恺高新区仲恺六路旁五经山水大观小区,业主三三两两聊起了家常。“前两天去了趟朋友家,基本离不开空调,感觉我们小区凉快一些。”“小区业主的居住体验源于项目的绿色效能。”惠州市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李惠东介绍,作为惠州首批绿色示范项目中唯一的居住小区,随着隔热外墙、雨水回收等的启用,小区正逐步释放绿色效能。
“这个小区挺难得的。”他介绍,回顾惠州的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过去的项目基本集中在基础级的设计标识,高星级的标识和运行标识项目数量稀少,且大多都集中于公用建筑,商住项目非常少。
随着新的《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去年初施行,惠州绿色建筑发展进入新周期。绿色建筑评价工作中全面取消设计标识评价,聚焦市民居住体验和城市品质提升,引导绿色建筑效能的发挥,该项工作迎来加速扩面提质。
据惠州市住建局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末全市新增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由“十二五”末的3.5%提高至82%的基础上,2021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288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则更是提升至90.21%。
惠州绿色建筑工作进入2022年再迎新发展。今年初,惠州“两会”《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惠州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厘清绿色建筑创建任务和路径,明确2022年和2023年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占比分别达80%、90%;2023年各县区形成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基本格局。
绿色创建行动开启,各县区绿色建筑建设提质提速。2月初,惠阳发布建设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区实施细则,明确全需计容面积超10万平方米居住小区全面执行二星级以上标准;5月,大亚湾深化绿色建筑品质管控,辖区民用绿色建筑项目限期递交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检测方案及检测合同,助力绿色创建行动提速发展。
据2022年1—6月的全市建设统计数据,在677.45万平方米的全市城镇新开工建筑总面积中,绿色建筑面积规模647.44万平方米,占比提升至95.57%,其中,大亚湾194.75万平方米规模的新开工建筑更是全部都为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在绿色等级上,二星级及以上的高质量绿色建筑标准建筑项目已成为市场主导,总计面积达464.36万平方米,占比近七成规模。
半年预评价建筑920万平方米
搭建起全流程管控体系
“新的评价体系意味着绿色建筑工作顶层逻辑改变,建筑交付后运营满一年再进行标识认证。”惠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常,企业把项目建成交付业主就意味着项目开发接近尾声,房源卖出后很难再对企业产生约束效应。
如何规范这一环节?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市住建局通过再造流程,创新施行预评价机制,依托行业协会把严管控关口,鼓励建设单位在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开展绿色建筑项目预评价工作,压实企业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同时为后期的项目绿色建筑竣工验收提供决策依据。
综合市绿色建筑协会和市勘察设计协会统计数据可知,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组织召开16批次绿色建筑预评价项目评审,共计项目114个,涉及建筑面积920.82万平方米。2021年,开展预评价项目302个,总建筑面积3033.44万平方米。
在预评价机制实施的同时,惠州逐步搭建起串联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销售、物业管理运营等各个维度的全流程管控体系。通过各参与部门间有序协作,厘清绿色建筑在土地出让、可研、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建设全流程的工作要求,编制印发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施工图设计审查、验收工作指南等完善管控,构建起规范指引和监督管理的管控闭环。
大亚湾区在前期深化品质管控基础上,区住建局6月21日发出《关于进一步落实绿色建筑验收监管工作的通知》,将辖区绿色民用建筑项目的面积规模、施工许可时间和预计竣工日期予以列表公示,在督促企业规范落实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同时,引入社会各界共同监督,保障绿色标准落到实处。
“通过全流程管控体系的搭建,有效将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管,有标准规范,有管控抓手,既能有效指导项目提质建设,也能够保障及时校正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市住建局科技教育科科长练晓旋介绍,深化管控体系,规范企业行为,除了新报建的项目,也将有效压实“十三五”期间破亿平方米规模的设计标识项目绿色效能的落地运行,让绿色落实到业主的居住生活,深入践行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
示范项目以点带面
绿色建筑加快走入寻常百姓家
不只是全市绿色建筑管控机制的搭建,在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的推动下,市场企业也在提升绿色建筑建设水平。
自2017年底建立绿色建筑嘉奖机制,惠州当前已织了多批次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甄选,通过深化奖励机制鼓励企业,以点带面激发市场活力。2021年,全市有万达广场、荣盛业杭萧钢构等4个项目获得21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奖励,艾美酒店、华润大学两项目获得3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奖励,推动高质量的绿色建筑项目不断涌现。
“树立行业标杆,给予荣誉嘉奖和资金扶持,引导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绿色建筑水平。”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梁志华表示,尽管目前仍属于绿色建筑的推广期,但在建筑节能不断深化背景下,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项目的甄选,让行业企业明确这一趋势和方向。
作为去年的示范项目代表,荣盛业杭萧钢构负责人郑建荣直言:“相对于项目投资,扶持资金的额度基本可以忽略,但是被列入行业示范项目非常关键。”他介绍,这代表政府对企业的认可。
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了多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朗诗集团惠州负责人黄富裕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更加需要有特色、高品质的产品。他介绍,企业目前在大亚湾打造了朗诗麓园项目,通过新风系统、表层辐射系统等建造方式,打造节电、节水、降噪、降尘的高品质绿色建筑。
“我们的样板房严格按照交付标准建造,客户可以试住,亲自体验和感受建筑效能。”黄富裕介绍,为了确保项目的各项建造技术系统有序运行,项目将全面实施全装修交付,真正让绿色改变业主的生活。
“从目前来看,麓园项目表现出了不错的节能降耗效果,小区交付后能否全部实现,还需业主入住后验证。”对于新项目类型,大亚湾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要做好公示,明示用料、技术特点、后续效果、维护需求等,不要让购房者希望落空。
练晓旋直言,该局针对绿色建筑销售和公示都提出了要求,对于全装修项目,企业应设置样板间且展示内容应与交付成品保持一致,并在销售现场和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详细载明装修材料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级等内容,让绿色建筑不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成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具象化生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