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近日,围绕什么是脑卒中、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脑卒中疾病的发生等问题,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主任蔡艺灵,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朱以诚,以及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焦力群为社会公众介绍了脑卒中的主要症状、主要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和预防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措施,普及相关健康知识,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

脑卒中与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这种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

生活中,突发脑卒中,因无法及时救治而引发的悲剧并不少见。那么,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哪些呢?蔡艺灵介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种是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另一种是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房颤、吸烟、饮酒、体能下降等。

近年来,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她表示,脑卒中与饮食、作息、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油炸食物盛行,长期静坐,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都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要远离脑卒中,降低发病率,就必须管理好生活方式。

对此,蔡艺灵建议,年龄35岁以下的人,每年应量一次血压。对于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还应更加注重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40岁以上的女性,需注重绝经前后的血脂变化。对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她则建议每3—6个月监测一次血糖,注重可控因素的管理,能够更好地降低发病率。

六大症状快速识别脑卒中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症状,并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接受救治,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如何识别此类疾病?

蔡艺灵提到,今年,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是指眼睛,突发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应立即拨打120求助。

蔡艺灵提醒大家,一旦有症状出现就是脑卒中报警,要开始特别警惕,尽快拨打120。在这个过程中,需保持安静,切忌给患者随便用药。同时,减少搬动病患,及时送到就近的医院。

朱以诚介绍,脑卒中患者救治必须争分夺秒。“举例而言,比如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堵上了,远端的脑组织就坏死了,越早把血管打开,得到充分的血液,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后续反应,越早救治,越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他说。

朱以诚表示,为了救治脑卒中患者,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各级医院推进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颈动脉支架治疗,包括脑出血的血肿清除术等有效方法。基于此,构建了卒中治疗网络,打造卒中急救“一小时黄金圈”的概念,即以社区医院为网底,负责基础的康复工作;急救部门作为网络的连接部分;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甲医院、二级医院,负责提供有效的治疗。

脑卒中可防可治 需培养健康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朱以诚表示,最关键的就是要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动脉硬化问题要关注,它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显现,人30岁以后基本上都有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或者狭窄也要重视,要注意血压、血糖、血脂、心脏等问题,要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在生活习惯上,焦力群强调,日常饮食要杜绝高盐、高脂饮食,不抽烟,不饮酒,增加体育锻炼。另外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有比较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多的压力。尤其是高血压病人,要长期、合理地去控制血压;高脂血症病人一定要控制饮食,要相应用药;糖尿病人要注意饮食和用药;心脏疾病人要积极应对。

具体要做到以下十点:第一,饮食要清淡;第二,要适度增加体力活动;第三,克服不良嗜好,戒烟戒酒;第四,防止过度劳累,或者用力过猛等动作;第五,老年人应该防止过快的体位改变,突然起来或者突然坐下,也要防止便秘;第六,要注意气候变化,相应地调整生活方式;第七,每天保证充足饮水;第八,看电视、上网不要太久;第九,要保持情绪平稳;第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它是可防可控的,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治脑卒中关键在于“早”。(张文婷 实习生信秀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