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夏收正大面积开镰,丰收在望。河南、山东等产粮大省以确保丰产丰收为重点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各地都纷纷加大在粮食收获、存储、收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保障颗粒归仓,实现农民增收。中央层面也明确了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措施,防范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各地加大夏粮收购力度

确保农民增收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小麦种植面积超8500万亩,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河南省预备了有效仓容500亿斤左右,筹措收购信贷资金500亿元。同时,河南省充分利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降低参与门槛,吸引更多的粮食企业参与,搭建“优粮优信”粮食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据介绍,河南省今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超过1500万亩,一、二类苗比例超过90%,丰收基础较好。目前,河南省储备、加工、饲料和省外用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意愿较强,预计新小麦的市场价格会高于国家发布的最低收购价。同时,省内各地粮食系统积极参与优质小麦订单收购,提高订单履约率,实现优粮优购、优粮优价,促进农民增收。

山东省小麦呈“面积、单产、产量”三增态势,总产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夏粮有望获得丰收。日前,山东省粮食、财政等部门出台文件,重点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积极开展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准备工作,做到及时开秤收粮,重点强化收购资金、运输运力等保障,千方百计扩大市场化购销,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不发生农民“卖粮难”,确保储备充实、库存充足、供应充裕。

在各地夏粮收购等政策中,保障农民利益和增收成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湖北省出台措施,强调要做到应收尽收,体现优质优价,让种粮农民得实惠。河北省则强化为企服务,搞活粮食流通,积极推广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等方式,确保随到随收,并树立优粮优价导向,引导农民通过市场实现增收。山西省结合往年暴露的突出问题和今年实际情况,针对拖欠农民售粮款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近8200万亩,收获进度达27%,其中机收面积近8000万亩,日机收面积近1000万亩。其中,四川、湖北麦收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安徽超过四成半,河南超过三成。

创新技术和模式保障颗粒归仓

在夏粮生产过程中,各地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采用先进技术等方式,减少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损失浪费,保障颗粒归仓。

机械化收割是夏粮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2020年,山东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近9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在夏粮收购期间,也支持开发、推广先进的节粮减损技术,减少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损失浪费,并提供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农户科学储粮。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日前表示,今年投入“三夏”麦收的联合收割机将超过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达25万台。为确保小麦跨区作业顺利进行,目前,各主产区在主干线设立了2000多个接待服务站,来应对农机可能出现的转运不畅、供需失衡等突发情况。

与此同时,各地还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把众多小农户“三夏”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需求集中起来,为农民提供集中连片的机械收割、秸秆处理、深松整地、播种作业、田间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组织把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生产中。

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虽然目前来看,今年夏粮生产形势喜人,但全年粮食安全形势仍然存在压力。农业部门表示,今年气象年景不容乐观,旱涝、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重大病虫害也呈重发的态势。对此,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将及早制定预案,出台相关措施,保障今年粮食丰收,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对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一揽子政策再次强调,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包括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000万亩、推动种业产业链现代化、因地制宜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内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支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都是着眼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此次一揽子政策,比往年更加体系化,力度加大,目标也更明确。”

另外,一揽子政策明确提出要稳定种粮补贴,保障种粮合理收益。将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比例提高至35%,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等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范围;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其他相关补贴,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

针对今年中国粮食生产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期发布报告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粮价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300多万亩,在连续4年减少后首次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夏粮丰收的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及打造高标准农田等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实现今年的粮食生产目标,保障粮食安全,还需要政府在政策落实上更加精准和细化,保障粮食生产的要素完备,推进新技术、新模式落地更加广泛,切实增加种地农民的收入,调动粮食种植的积极性。

李国祥表示,实现我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一方面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及管理办法,探索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路径;另一方面要靠地力保护和科技创新,突出抓好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发工作,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科技创新之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