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条消息在宁夏大学农学院学生中间刷了屏——他们敬爱的“彪哥”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彪哥”是该学院农学系副教授王彬的网名,学生私底下都这么叫他。
正值壮年的王彬看起来确实彪悍,一米八的个头,身材魁梧,说话也是铿锵有力。就是这样一位彪形大汉,一方面在三尺讲台春风化雨,一方面在科研领域精耕细作,为宁夏大学捧回多个大奖。
“不管是在教室还是田间,每每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我都充满了激情。”王彬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他再三强调,此次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团队的鼓励与支持,自己就是那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幸运儿”。
起初觉得学农“非常丟人”
王彬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自小在城市里长大。城里长大的孩子学了农,他坦言“刚开始觉得非常丢人”,但通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系统学习,四年间他逐渐对农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科毕业后,王彬进入陕西省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工作。在职期间,他曾数次去农村参与基层测绘、调查,深切地感受到了生产一线对农业技术的渴求。
“在机关工作4年后,我发现自己更合适留在学校,我也希望能在农业领域深挖下去,给基层人民送去真正有用的农业技术。”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王彬放弃“铁饭碗”,一路考研、考博。
在宁夏大学深造的6年,让王彬彻底甩掉了对于学农的“自卑感”,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豪感,因为他越来越发现“农学特别有用”。
王彬博士阶段的导师——宁夏大学教授许兴是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跟着导师,他从植物逆境生理入手,研究如何在盐碱地上进行栽培并确保高产、稳产。
第一次见到盐碱地,来自三秦大地的王彬震惊了。
试验田位于被称为“西大滩”的宁夏农垦集团前进农场,600亩的一大片地,要么寸草不生、要么荒草丛生。
“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条件便利,光热条件也非常好。就是因为这盐碱地,粮食产量上不去,实在可惜。我们能不能做点事?”王彬手里抓着地里的干土,心里憋起了一股劲。
此后,王彬承担了一个国家科技项目的子课题,具体负责在盐碱地上栽培水稻。
把地开出来、种子撒进去,头一年,王彬团队干得热火朝天,可是却颗粒无收。第二年,他和团队成员积极向专家和当地农民请教,总结摸索经验,基本保证水稻出苗率能达到70%。第三年,王彬带领团队成员继续改进试验方法和技术,专家评估亩产约为500斤。
“这几年,我们把地交给农民,亩产一般都能达到八九百斤。利用三四年把盐碱荒地改造成这样,我感到非常欣慰。”王彬说。
2020年,王彬所在的宁夏大学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与宁夏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引进了一批新研发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根据理论测产结果,该品种在宁夏种植示范区的亩产量超过千斤。
“让盐碱地长出千斤稻,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王彬说。
费心设计教学让学生“秒懂”
记者眼前的王彬侃侃而谈,看上去他不像大学教授,更像一个脱口秀演员。
“你是不是觉得我话特多?我也是做了几年技术员之后,才发现自己更适合教师这个职业。”王彬又笑起来。
王彬主要负责教授宁夏大学农学院本科生的植物生理学、普通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生化等专业课程。为了能把课讲好,他把所在教研室相关授课老师的所有课完整地听了两遍,对他们的教案和PPT也反复研读。
“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是,这个知识点我懂了,怎么能让学生‘秒懂’?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费了不少心思。”王彬说。
王彬认为自己讲课除了风趣幽默、互动性强,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把晦涩的概念与现实中能感知到的现象建立联系。比如,他将细胞内一个生化过程跟水利发电原理作了类比,使本来抽象的概念立刻变得可感,学生们也豁然开朗。
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王彬也将创新思维用到了教学改革中。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理论课,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品”。他们进了实验室就跟进了自由市场一样,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还不时兴奋地在私底下聊天。很多学生没有静下心认真思考实验的每个步骤和每个现象,只是“依葫芦画瓢”地完成,到头来被考察时,往往是一问三不知。
“搞农学,实践比理论更重要。我们一看,这样不行,必须改革!”王彬所在的教学团队做了大胆尝试,依据新形势下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他们制定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将《植物生理学实验》单独设课,由原来的单个实验教学改为模块化实验教学,同时实行实验课单独考核制度。
王彬对实验课堂的教学方法也作了改进,他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所有实验内容,同时如实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数据,并在下课时提交实验记录。他会检查并帮学生逐一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达到要求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原来一堂实验课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就足够了,现在需要四至五个小时。可这样效果非常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也更重视和喜欢这门课了。”王彬说。
把讲台设立在田间地头
十多年来,王彬就这样一直“战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
有人说,大学没有升学压力,老师好当,自己把课讲完就行,学生听不听无所谓,可王彬对这种观点非常不认同。
“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你这样想,对得起学生吗?对得起自己吗?同时,我从来不以点名等方式把学生‘强制’留在我的课堂上,让学生自愿开心地来听我讲课,这才是本事。”王彬激动起来。
多年来,王彬的课堂平均出勤率都在95%以上,而他认为自己还不够出色。2019年从美国访学归来后,他又开始琢磨起如何将更好的组织管理形式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身为农科人,论文永远都应该“书写”在大地上,讲台也应该设立在田间地头。
作为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的骨干力量,王彬积极投身于自治区的“三农”建设和科技扶贫工作,近十年来为河套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以来,王彬作为宁夏“三区”科技人才及扶贫指导员,带领学生多次深入宁夏平罗、惠农、红寺堡等县区的企业与农户,开展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指导与服务工作。
截至2020年底,王彬团队累计推广低洼盐碱地优质水稻种植技术模式2.6万亩,碱化土壤旱作种植技术模式1.3万亩,盐化土壤优质牧草种植技术模式1.1万亩,培训基层农业科技骨干100余人次。
今年7月初,王彬所在团队取得的成果“河套盐碱地生态治理及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2020年度宁夏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一起都要从零开始。讲台和试验田还在那里,我还要继续努力。这永远是我的两个‘战场’,我将毕生都为之奋斗。”王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