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达州市持续扩大茶种植规模,着力优化茶叶品质,加快运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积极探索以“茶”为中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片茶叶拉动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放大政策优势,构建优质园区。综合制定金融、项目、用地等各类优惠政策,全力支持茶园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电商营销、茶旅融合等领域,推动“基地+企业(专合社)+茶农”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茶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现已建成基地规模上万亩的精品茶园6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全市茶园总面积35万亩,年产干茶1.4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超50亿元。
建立产业联盟,共谋合力发展。3月26号,达州市首届“巴山青”茶文化节暨大巴山富硒茶产业发展大会在万源市八台镇举行,大会邀请茶协、茶商、茶人共谋茶产业发展,由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起、联合达州、广元等十余家白茶企业共同组建“四川白茶产业联盟”,助力四川白茶企业抱团发展。探索“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休闲民宿和文体设施,实现园区、企业和村民收益的共赢。
加持技术支撑,提升产品质量。联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巴山青茶产业学院,以“政行企校”四方合作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运用,促进资源集成和共享。组织制定《巴山青茶栽培技术规程》《巴山青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采取承诺清单、专项抽检和安全评审等制度,闭环管控茶叶质量,从源头确保茶叶品质。制定《白茶生产技术规范》,明确8 大类30余项产业标准,实现成品白茶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2%。研制的“冻干闪萃茶粉”新技术,使茶叶产量从原来的2万斤提升到4万斤。
注重品牌打造,共建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兴茶战略,以做响品牌为目标,坚持以品牌撬市场,围绕“面上提质+单品突破”发展路径,发挥“政府、企业、协会、茶农”四个主体作用,全力擦亮“巴山青”区域公共品牌名片。“万源富硒茶”“宣汉漆碑茶”和“大竹白茶”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巴山雀舌”“国礼白茶”获四川首批最具有影响力茶叶十大单品,“巴山青”荣获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熊猫奖,“巴蜀玉叶”“秀岭春天”等一批本土品牌也正在快速崛起,以品牌促市场强产业的“蝶变”效应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