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布讣告: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学界泰斗、国际著名超声医学专家王新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30日17时0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毕生奉献给医学界的王新房,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次获得国家部委、省各级奖励。1979年,王新房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当时的卫生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王新房生前照片。图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提供

他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在医院做产检,当准妈妈们感知到胎儿急促有力的心跳时,不少人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不太了解的是,准妈妈们能通过科技感知胎儿心跳,源于王新房的不懈钻研。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医生只能靠听、摸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听不到胎儿心跳,胎儿是死是活医生并不知道。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用超声波检查一名孕妇的子宫时发现,宫腔内有反射摆动,推想这应是胎儿的肢体活动。

“既然能了解肢体活动,胎心活动是否也能了解?”王新房开始尝试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孕妇心脏,一个连接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胎儿心跳反射。

这一成果对诊断早期妊娠、确定胎儿是否存活等具有重大价值,很快在全国推广。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能和心电图、心音图同步显示的超声心动图仪。

由于当时国内外医学界交流不多,国际医学界一直认为欧洲的专家最早应用超声。直到2000年左右,国外学者才发现,早在近40年前,中国的王新房就率先用超声监测胎儿心跳,承认王新房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王新房在学术上的成就还远不止此。通过海上能用超声探测鱼群,他想到了用超声探测肝部有无液体,并将超声诊断仪的灵敏度调高,借此不但可以确定脓肿有无、深浅、大小,还能确定穿刺方向、位置等。这一发现,让国内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提高到90%以上。

为了做研究,他以身试验”

1978年1月8日,王新房所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医院主要领导赶到现场,心内、心外两科室主任严阵以待,王新房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拿自己做“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的第一例人体临床实验。

通过用大量动物进行实验,王新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想临床应用,还需要做人体实验。造影剂产生的气体栓塞可能给心脏和大脑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此前也多次出现因剂量不当导致实验动物死亡的例子,谁愿冒着生命危险做实验?最后,王新房决定自己上。

在实验前,不知谁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新房的儿子王贯文,王贯文急忙赶来,生气地质问父亲:“你为啥不告诉我们?我妈知道吗?”

“我研究了这么久,心里有数,你放心。”王新房安慰儿子后,又回到手术台上。经过3次剂量不同的注射,最终确定了双氧水造影的相关数据。

经过3年努力,王新房终于发明出“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该方法远优于当时国外的造影法,是超声心动医学的重大进展。其后,该造影法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

退休后仍“坐镇”病房超声检查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王新房一有时间就去病房“坐镇”超声检查。住院部的3号检查室,8点开门检查,他每次提前到,放下提包,换上白大褂,和年轻医生一起静候病人。令所有医护人员敬佩的是,他经常风雨无阻到病房,坐在仪器前一检查就是两个小时,一丝不苟,从不喊累。

王新房指导科室年轻医生。图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提供

王新房坐在仪器前,一般不怎么做声,静静看着年轻医生做检查。如遇到疑难重症患者,或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时,他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声音温和、解释通透。

协和医院影像超声科一位医生说,每天排队等候检查的患者较多,一忙起来,年轻医生容易忽略一些细节。“但王新房问诊时,每一位患者他都检查得非常仔细,并尽最大努力找准背后的病因,他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汗颜。有这位业界权威在现场指导,我们有压力,也学到了很多。”

“我总跟孩子们说,我坐在这,不是来挑错的,我们互相配合为患者明确病因,才能为医生后续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报告。”王新房说,作为一名医生,要严谨对待每一位病人,只有严格要求年轻医生,今后他们才会将这份严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搞了一辈子的超声影像,心里放不下病人。”王新房说,他只有每天到医院,给患者看病了,这一天心里才踏实。

随着年事渐高,王新房的“战友”大多选择安享晚年,但王新房一直没离开临床一线。2005年,当他71岁高龄时,凭借《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维超声影像的方法学和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图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