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元一杯的霸气玉油柑,生产日期被误打成前一天,无人发现;23元左右的软欧包魔法棒,本应在4小时内售完,但换了个时间标签又继续上架……在新华社卧底记者的爆料中,网红茶饮品牌奈雪的茶,高价光鲜的外表下,有着不太相配的另一面。

这距离奈雪的茶赴港上市刚刚一个月。尽管8月3日凌晨5点发文致歉、连夜彻查整改,也阻挡不了迎面而来的舆论风暴,随之蒸发的不止20亿港元市值,还有讲了五年的“新鲜水果+高端茶饮”的故事。

爬蟑螂的奈雪、有臭虫的蜜雪冰城,再加上内外双标的梦龙、不干净的炸鸡冠军华莱士,新兴网红也好,经典老店也罢,近期以来,一场又一场关于食品问题的质疑接踵而至,挑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惨重的教训历历在目,毒奶粉地沟油阴影挥之不去。也是自那时起,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将人们的食品安全感打入谷底。

政府监管日益严苛,生产标准逐渐规范,食品安全趟过了被劣质原材料“毒害”的阶段,但互联网和规模化扩张的新阶段,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比如网红外表下的隐患,比如加盟模式后的盲区。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放心,表现在缺乏对监管有效落地的信心,对食品产业自律的不信任,对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广更多,加剧了焦虑。

民以食为天,但食以安为先。凭着卧底等非常规手段,灶台下的蟑螂才得以被看见,被榨成汁的过期原材料才能公之于众。冰山之上,是市值蒸发的奈雪的茶,是连发道歉声明的海底捞,但在冰山之下,是更多监管真空地带的未知隐患。

流量至上、数据为王的时代,激烈竞争面前,食品品牌们都逃不过吸睛法则,无论是走简约高冷风的喜茶,还是深谙接地气套路的蜜雪冰城,都堪称营销高手。营销无可厚非,要警惕的是顾此失彼本末倒置,被表面的注意力掩盖了内在的质量要求。

如果吸睛是第一步,扩张就是商业化的下一步。规模化的正面意味着利润,意味着财务报表上靓丽的数字,反面则是回笼资金的迫切,是打折的管理成本。在野蛮生长的诱惑和松开的缰绳面前,失衡就在一念之间。

当政策规范滞后于行业扩张,当监管处罚限于关停整改的“短平快”,却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全流程的约束机制,当违法成本之于盈利前景微不足道,助长了行业对食品安全普遍存在的漠视。

个性化、品牌化、好看、新奇,新消费习惯对食品的追捧换了切入点,但立足之本和食品安全的底线没变。用故事可以打动资本,但用品质才能保住市场。

食品安全风险的反复出现,需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餐饮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并加强与全社会的风险沟通,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的行业标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