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玉米供过于求,生产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产业升级的绥化市,如今成为全国玉米加工能力最大的地级市。这一切还要从一张图谱说起。

“这个图板就是我省第一张玉米产业链图谱。以前在整个产业发展中,推进玉米产品向高精尖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价值链一直是我市玉米产业发展的短板,现在依托这张图谱,我们围绕14条主链谋划项目,瞄准高端靠‘谱’招商,创新应用‘地铁运行图’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监督新机制,通过数字赋能,整合优化项目落地全流程审批和监督,推动产业项目提速增效,强有力地推动了玉米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有力促进了产业链的提档升级。”肇东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办公室主任王立哲说。

有了这张玉米产业链图谱,招商也就有了目标和定位。对照玉米产业链图谱,按照“建链、强链、补链”的产业发展定位,聘请荷兰毕马威咨询公司立足肇东当前和长远规划,列出当前关注企业110家、长期关注企业700家的目标清单,在清单范围内检索到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与肇东的主导产业和招商方向高度契合,经多次论证后,最终锁定为目标企业并全力开展招商。

在国内和省内多地纷纷向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伸出“橄榄枝”的激烈竞争中,绥化市转变过去拼政策、拼资源的粗放式招商方式,紧盯企业需求,在规划选址、原材料、水、电、用工、运输等生产要素需求方面逐项做足功课,先后7次赴广东省国资委、广新集团,积极争取广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级部门支持认可,邀请企业5次到肇东对项目进行对接洽谈,因企施策、持续跟踪、备齐要素、以诚相约,项目最终签约落地。

能吸引到星湖科技这样做玉米精深加工的大企业,除了得益于绥化市绘制的我省第一张玉米产业链图谱外,还有绥化市各个相关部门给予项目保姆式的服务。

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誉钊表示,在项目建设初期,当时建设地地势比较低洼,水和电还没有通,整个建设比较困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用工问题也比较突出。

“企业遇到困难,我们就对症下药。”肇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张燕介绍说:“在项目建设初期,为保障企业用地,我们用3天时间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办理了37本房照,利用23天时间完成一栋61户原淀粉厂家属楼动迁,做企业的职工宿舍;在用电方面,哈尔滨电力公司4次带队现场办公,提前5天完成66kV变电站建设;在供水方面,克服疫情、穿越铁路等施工困难,投资1180万建设水源管网4.3公里,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用水保障;在物流运输方面,铁路部门为企业建立铁路道口,开通铁路专用线,畅通原材料和产品货运通道;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针对疫情期间工人不能去广东总部培训的实际困难,肇东市技工学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390名新招员工进行岗前理论培训。”

2020年,广东星湖科技发酵产业园落户肇东市,当年就实现了1.75亿元的产值。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持续优化,凭借从产业链出发的精准招商,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机制的聚焦发力,以星湖科技、新和成、象屿为代表的一批玉米精深加工大企业大集团纷纷落户绥化。以这些企业为主体的绥化玉米产业链现已具有9条主链、1000万吨的年加工生产能力,使绥化市成为全国玉米加工能力最大的地级市,玉米生物发酵产品向氨基酸、核苷、鸟苷、辅酶Q10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最高端的辅酶Q10产品带动每吨玉米增值4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