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视频连线采访时,被问及家长担心“双减”会影响自己孩子的中高考成绩的话题,她回应道,“双减”减的不是成绩,不是质量,而是通过小切口系统重构教育生态,真正地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回归教育本质,重构教育新的认识和系统,提升孩子们的成长质量。
刘希娅代表的回答说出了广大坚守一线、扎实落实“双减”、履行育人职责的教育实践者的心声,但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家长的诸多焦虑依然存在。从类型上来看,家长的教育需求是多样化的,半年来的政策落实,一部分需求被消减,一部分需求得到满足,也还有不少需求一直刚性存在。我们看到个别被取缔的校外培训机构转入地下,变为更隐蔽的存在;看到一部分家长甚至要支付比以往更高的培训费用。要消除焦虑,就得让家长看到实效,其关键在于学校要能切实优化育人生态,提高质量,切实强化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为何把优化学校育人生态摆在如此关键的位置?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以往的减负政策大都以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举措,希望通过减少学生在校时间来减轻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玩耍、去实践、去探索,但我们看到的是许多学生走进的不是图书馆、不是运动场、不是实践场地,而是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这导致了校外培训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教育的市场化脚步,伴随而来的就是一部分教育责任从学校转移到个体家庭,然后个体家庭又让渡给教育培训机构。如今的“双减”政策与以往政策不同,明确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这实际上延长了学生在校时间。延长时间不是目的,夺回被市场占据的育人责任、提高育人实效才是根本。
优化学校育人生态是长期持续的事业,首先需要家校协同,逐步认同并坚守长链条育人思维。家长的焦虑是多源性的,有的来自于家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的来自于孩子的考试,有的来自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面对学生,学校关注的是“群体质量”,而家长关注的则是“个人获得”,这导致了家校之间难以在育人观念上完全一致。从实践推进来看,家长可能是未来能否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最大变量,因此需要学校借“双减”政策落实之势,多方位沟通、多渠道宣传、多层面引导、多方式共育,共同确立长链条育人思维,扭转短视和极端功利化观念,建立起落实“双减”政策的坚定共同体。
观念的转变不能单纯依靠说教,还需要让家长看到实效。学校需要做好新增板块,即要切实提高课后服务的丰富性和内在品质。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作为新增板块,其质量和选择性将直接决定学生、家长的获得感。学校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服务内容和方式规划,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课程化开发,转化为拓展性、探究性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家长看到实效。
育人生态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未来,学校需要在课堂内应教尽教与课后服务优质可选的基础上,打通课内与课后的壁垒,基于学生的完整发展进行系统融合,发挥整体育人效能。一是将课后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建立与课内对等的关系;二是打破固定课时的管理模式,尝试大小课、长短课,为课内课后融合提供灵活的时间保障;三是建立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整体视角,穿越学科和活动边界,将学生在校的整体经历作为研究对象;四是建立与新模式相适应的教师发展机制。既包括校内教师课内课后服务的联通,也包括校内教师与校外引进教师之间的配合,多管齐下,在尽可能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促进教师新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