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晨报,近日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地方标准。《规范》对一次性封签的分类、材质、信息及使用都有明确规定。封签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一旦开启,就无法恢复原状。目前,南京绝大部分连锁餐饮品牌已经开始使用符合标准的外卖一次性封签。

根据当地《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一次性封签指为保障外卖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防止外送餐食外包装在运送过程中被人为拆启或意外破坏,而采取的一次性封口包装件。此前,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餐饮企业使用的外卖封签也是五花八门,有些外卖包装甚至没有封签。

理论上,采用了标准化封签后,封签上可以加载包含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二维码,实现一餐一码,也可以加载食品经营者品牌及相关信息标识。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者食品安全事故,后续的责任厘定和维权索赔也将变得简单。

近些年来,在网络订餐勃兴以来,相关的问题也是不断暴露。由于这一特殊的供餐形态,涉及到餐饮商家、配送平台两大彼此独立的环节,故而往往会存在扯皮、甩锅的情况。比如说,一些消费者收到外卖后,会发现食物泼洒、被污染等情况,到底是商家还是骑手的过错?这在过去是很难扯清楚的。而一旦外卖封签大量使用,餐厅在完成食物制作、包装,转给骑手投送之时,在双方确认之后贴上封签,这实则也是多了一个交叉检查、货品交割、责任划分的过程。

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推出的“外卖一次性封签”,实则是在外卖平台、餐饮商家之外,宣示了公共监管的在场存在。只有实现“监管”的场景化渗透,深度嵌入网络外卖的全链条中,方可以外来倒逼这一迅速扩张的业态真正开启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