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六盘山的沿山公路,记者驱车来到一个风景旖旎的小山村。“这里叫关口村,可谓名副其实,为了脱贫致富,这两年关口村不断闯‘关’。”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交岔乡党委副书记剡成龙告诉记者。
2017年以前,关口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是个“空壳”。据介绍,关口村共379户人家,曾经建档立卡户就有113户、590人。全村8000亩耕地,户均4亩多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为了让关口村丢掉‘空壳村’的帽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017年年底,自治区财政厅下拨了200万元资金。”剡成龙说。但拿到这笔资金后,如何才能让钱生钱,更好发展当地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村集体下定决心闯“关”。
关口村闯的第一“关”,就是实现种植业的转型。由于种植玉米等作物的纯利润较低,村里决定尝试种植收益较高的万寿菊品种,并引进了一家万寿菊专业加工企业。2018年,村里流转土地1800亩,种植万寿菊、甘草和青贮玉米等。通过发展万寿菊种植加工,2017年关口村集体收益为34万元,2018年达到了43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万寿菊采摘期和青贮玉米除草期,村民除了每亩地1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外,还能通过在企业务工获得额外收入。
种植业转型的成功经验让关口村有了更多“闯关”的底气。2019年,看中养牛产业的广阔前景,关口村开始着眼于养殖业的转型。村党支部书记马文荣告诉记者,2019年村集体用前两年种植万寿菊盈利的70多万元购买了67头西门塔尔牛,并建起了“母牛银行”。所谓“母牛银行”,就是把小牛犊分发到建档立卡户,“谁养牛犊,牛归谁”。牛出栏后,纯收益的30%为村集体所有,其余70%都归农户。
“去年抱着试试的心态,从村里合作社分得4头小牛犊,1分钱没花。”41岁的建档立卡户海恒治满脸笑容地说,“2020年,家里养的牛又下了4头小牛犊,卖掉后除去按合同给村集体的2800元,俺家纯赚2万元,是过去养30只羊效益的4倍。”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让村里不少建档立卡户都与海恒治家一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谈到未来的打算,马文荣信心百倍,“村里将继续扩大牛、羊的养殖规模,西门塔尔牛数量将增至300头。另外再流转1800亩撂荒地用于发展青贮玉米,通过掌握青贮玉米秸秆的深加工技术,将秸秆外销到周边县区。村集体收入两年内有望增至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