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焦逸梦,编辑:yu,转载请联系出处。
2023年1月18日,“蛋品加工第一股”欧福蛋业敲钟上市,成为北交所外资控股公司第一股,这天也是欧福19岁的生日。
(资料图)
欧福蛋业敲钟上市
图片来源:公众号@欧福蛋业OVODAN
欧福蛋业的实控人为Christian Nicholas Stadil,其通过多层架构间接持股87.96%,总经理刘文为第二大股东。
实控人Christian Nicholas Stadil控制的Ovodan集团,主营蛋制品业务,该集团除欧福蛋业外,还有5家经营蛋制品业务的境外企业。而Ovodan集团隶属于Thornico集团,Thornico集团的拥有者是ChristianNicholas Stadil和他父亲Thor Stadil,集团下辖近150家成员企业,业务分布全球50多个国家,涉及领域包括食品工业、运动休闲服饰、航运、地产等。
欧福蛋业工厂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欧福蛋业成立于2004年,是丹麦Thornico集团在华的产业,经过19年的发展,成为了国内蛋品加工行业的头部企业,目前在中国建立了3个蛋品加工厂。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欧福蛋业的营收分别为6.80亿元、6.20亿元、8.49亿元和4.20亿元。
欧福蛋业的背后则站着一批“金字塔顶尖”的企业,包括联合利华、亿滋、亨氏等国际食品巨头;85度C、巴黎贝甜、味多美、好利来等烘焙行业巨头;以及桃李面包、安井食品等知名食品制造商。
作为Thornico集团里的一个子公司,来到中国这样一个陌生市场,“低调”耕耘19年,如今成功上市,欧福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它是怎么选品类和市场的?又是怎么进行本土化、适应中国市场的?新消费智库本期就采访到了欧福蛋业总经理刘文,其实欧福蛋业的发展也逃不开“时光机理论”,当然也做了不少本土化创新,以下是刘文的自述。
一、市场空白期进入,我们首创了“蛋液产品”
改革开放对蛋制品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因为中国对外开放,很多外资宾馆到中国来,就需要一些蛋制品,对我们来说蛋制品是新事物,但对他们来讲,这是标配。
大概是1987年前后,中国曾经先后引进三套国外的加工设备,但是一直没有形成气候。差不多到1997年前后,国内出了两家做蛋粉的企业,中国才逐渐有了蛋制品加工的概念。
当时蛋制品的国际贸易是非常不活跃的,中国这么大的产蛋量,中国每年出口就是10万吨左右。对Thornico集团公司来说,到中国来不是做全球贸易,就只是想在中国发展,当时Thor认为中国就到这个时间节点了,从建厂之初就觉得这个厂就是要在中国发展,中国市场足够大了。
想想我们中国有20%的世界人口,中国的产蛋量占全球40%,但当时中国做蛋制品加工极少,几乎是空白市场,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鸡蛋被再加工为鸡蛋制品以发达国家占比较高,日本为55%,美国为40%,中国的蛋制品主要生产传统的卤蛋,还是以鸭蛋为原料的皮蛋咸蛋,而作为加工原料的蛋制品(蛋粉/蛋液)几乎没有,仅有少量的蛋粉、冰蛋和蛋白片。
作为原料的现代蛋制品兴起主要推动因素是安全,因此这个产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丹麦早些年,也是从用手敲鸡蛋一步步演变过来的,像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但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食品安全就会成为一个绝对的焦点,只要中国经济到了一定节点,蛋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就是早晚的事。
2000年左右,欧盟已决定,从2012开始执行动物福利法,当年集团的的实控人Thor先生也就是我老板,认为欧洲会失去主导全球蛋品贸易的机会,所以要走出去。而中国的飞速发展,欣欣向荣,坚定了来华的决心。
我觉得要是欧盟当时不推行这个法令,Thor先生来中国市场时间可能还会再推迟。
2004年是中国蛋制品加工的分水岭,差不多有两家国外公司介入到中国的蛋制品加工,后面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做蛋制品加工。
2004年投资做蛋液,我们是中国第一家。因为当时可能没有很好的技术去做蛋液,同行们都在做蛋粉,蛋粉是干制品,加工贮运相对简单,它跟奶粉一样,只要把水分蒸发出去就完了。但蛋粉的加工对鸡蛋的天然性质改变了较多,在许多用蛋的产品中代替壳蛋是困难的,进而导致应用面比较窄,而蛋液产品与原料蛋的性能很是接近,因此在多种运用场景下都可以用来替代手工磕蛋。当时,蛋液没有国标,在生产许可认证时也没有专门的类别,只能放在其它类中,蛋液也是直到今年才开始有了产品的国标。
我们从2005年开始推液体蛋,在国内这是我们的首创,也是我们一个符号,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液体蛋的概念,很多人以为液体蛋就是水蛋、假货加水。液体蛋因其与传统用的手磕蛋所得的蛋液性能十分接近,又具有安全灵活的使用方面的优势,可以在多种场景下替代手磕蛋,对于蛋制品加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欧福蛋业产品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欧福蛋业一直致力于改变用蛋形式。以前食品企业买鸡蛋自己处理,但国外立法规定,食品企业如果不具备专门的、独立的处理区域处理壳蛋,那就不可以买壳蛋,而必须买蛋制品。包括现在的市场也好,也不是说几家蛋品企业在竞争,而是我们在共同致力于改变食品企业、餐饮业的用蛋形式,少用带壳的鸡蛋,多用蛋制品,这个是我们这些蛋制品加工企业的目标。
Thornico集团传统的运作模式就是到哪儿发展,就在当地找操盘手,这样的结果是当地的企业可以更快适应当地的特点,从而有利企业在当地生根发展。Thor是丹麦人,丹麦国家小,人也很少,只有500万人口,自身没有足够的内需市场。属于有全球视野,培养的企业就服务当地。
说实话,我来欧福是偶然也是个必然,我1992年读硕士研究的就是蛋制品,但当时没有蛋制品加工行业,所以我毕业后就到了光明乳业技术中心,历任上海乳品培训研究中心(上海牛奶集团)项目经理,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研究所所长、技术中心副主任,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营养品分公司总经理。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年我去江南大学招毕业生,临时被拉去参加一个蛋制品加工可行性研讨会,之后无任何联系。四五年后的一天,突然收到一封邮件,问道:你还在光明?还记得那个蛋品加工项目?我们现在准备实施了,有无兴趣?
我当时就想已经在光明干了9年了,也做到高层了,那个时候国家也鼓励外资企业的发展,我就想说那就在我自己35岁的时候,干脆回到自己的本专业上。另外,我当时认为畜产品的三大品类是乳肉蛋,我在光明已经经历过了乳业的大发展,经历了光明的上市。肉制品的发展也如日中天。
我想蛋制品也许过了五年八年应该也会像乳制品、肉制品这样蓬勃发展机会和空间。现在回头看,我当时判断比较肤浅,低估了难度。
因为蛋跟乳制品的加工是最相近的,都是流体处理、巴氏杀菌等。但实际上蛋比乳业要复杂,因为蛋是个生命,它每天在变化,而乳只是食品,这个是有巨大不同的。
起初我们做蛋行业的人基本上都有做乳品的经验,才可能去研究更复杂的蛋相关技术,刚好我也做过乳品研发。后来获悉,老板在选人时,乳品、技术背景是重要考量。资历、阅历、年龄、舞台、发展空间、想象力等等诸多因素的巧合,让我下定决心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在实际做的过程中我发现,并不是说国外的经验都可以照搬。在国外做蛋制品,它有法律规定,它是安全第一、效率第一。但我们中国用蛋制品,追求的是所制成的产品的口感质地,所以尽管你的安全达标了,但用你的蛋制品来制作产品口感、质地做不出来,也是问题。国外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大框架,但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食品企业对蛋功能的要求,是需要我们自身去消化的。
像我是本人是学食品的,包括我们现在的团队也大概有30多人来自江南大学,都是学食品的,所以和养殖端对蛋的认知切入的角度可能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产品,我们不仅仅要做到食品安全,比如微生物合格,对我们来说,客户买我们东西是要用它的功能性的,如果功能不达标,那再合格对客户来说也是没法用的,如果客户拿蛋液做一个蛋糕怎么做都打不起来,微生物再合格也没用。
二、从安全性、功能性到延长蛋液保质期,我们攻克了重重难关
蛋品加工行业属于高投入但谈不上很高盈利的行业,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行当,还是有一些壁垒和护城河的。
有些人拿蛋制品和品牌蛋相比,其实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品牌蛋做的是养殖业,而蛋制品加工业属于农副产品加工业。另外,我们所讲的蛋制品加工业的产品不是皮蛋也不是卤蛋,做的是蛋液、蛋粉以及各类蛋类预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销售对象是To B的,像乳制品、肉制品、烘焙制品、调味制品、面制品,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食品产业都会用到蛋制品。
我们欧福产品的第一大卖点是安全,第二大卖点是功能,第三大卖点是便捷。
蛋制品跟养殖相关,养殖跟动物营养与防病治病有关,蛋制品属于动物性食品,属于民生产品,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
2004年前后,因为鸡蛋色素问题、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欧福蛋业契合了当时对安全的诉求,直到今天推动蛋制品加工行业发展的要素之一,还是食品安全。
我们是给食品企业提供原料的,蛋的安全不只在蛋的加工阶段,它包括原料蛋的管控、进厂之后与同贮食材产生的系列交叉污染。我们要担心原料蛋的农残药残、肠道致病菌问题,包括沙门氏菌,因为蛋制品加工行业最大的安全工作就是消除沙门氏菌的风险,而我们巴氏杀菌技术的目标菌就是沙门氏菌。而消除农残药残风险是通过专业手段来管理好原料蛋。我们的这两项工作可以保证食品加工中的用蛋安全。
欧福蛋业
图片来源:淘宝@悠选优品
所以为什么国外的食品企业都使用蛋制品而不是壳蛋?因为壳蛋本身就很有可能带有沙门氏菌,鸡场有沙门氏菌概率的风险极高,沙门氏菌对白人的致病性更强,对我们黄种人会好一点,但的确它是一个很大的致病菌,中国很多新闻报道的大面积腹泻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
因此采用专业加工来处理鸡蛋,可以有效地截断沙门氏菌的传递链。
很多食品企业之前自己买鸡蛋,而中国的蛋鸡养殖中小规模占了多数,鸡蛋来自千家万户,养殖投入品的管理专业要求高,加上一线兽医的缺乏,因此没法有效控制农残药残。抽检壳蛋,就会遇到取样没有代表性的困惑,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鸡蛋本身就带菌,有些破蛋裂蛋它本身就带缝,就有很多的细菌,进工厂之后再次处理既麻烦也怕不干净,还要担心对其它食材的污染。这也是食品企业会找到我们这种专业化公司的原因,你帮我把关,你帮我杀菌。
除了安全,功能性也很重要。鸡蛋的来源参差不齐,但食品企业用鸡蛋是把蛋当成一个功能性配料来用的,而品质的参差不齐就会导致功能性和产品品质是波动的。需要有专业公司为食品企业提供性能可靠又安全的原料,才能保证它的工艺是完整的,它的产品是稳定的,并且把沙门氏菌杜绝掉、农残药残解决掉。
比如,食品企业去买蛋,把蛋打开之后有十个不同的蛋黄颜色,那食品企业的产品颜色怎么均匀?所以我们要为食品企业提供一个稳定、一致的配料,比如罗氏色度要在几度,这些都有系列标准,这才是我们竞争优势。
那我们要提供好的原料,什么叫好?我今天能够把蛋糕打起来,明天打不起来,它就不叫好。我们的卖点是卖功能性,这里讲的功能是使用功能,而不是营养功能。而食品企业用蛋是用它的功能性,即用它的乳化性能、凝胶性能、起泡性和成型性等等,还可以分别利用分蛋(鸡蛋可以将蛋黄和蛋白分离开,这就是分蛋)的功能,不是简单地用全蛋,比如用蛋清的功能,用蛋黄的功能,这就是我们与蛋制品加工业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认为一个网红产品的出现不是简单做两个广告就出来了,没有产品的独特之处,它是走不出来的。那蛋制品对烘焙产品来说就是核心,蛋制品你没控制好,想做一个好的烘焙产品是不可能的。
国内很多人就是自己敲一个蛋,用全蛋,但在许多好的蛋糕里,它一定是要分别利用蛋黄、蛋清的功能。很多日本的糕点里,先用蛋清再用蛋黄,顺序都可以改变,种种组合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很好的口感和质地。
而好的冷饮,一定要用到蛋黄液做乳化剂,产品品质做的越好,你对蛋的依赖性越强,包括好的鱼丸、肉丸,应该用蛋清来增加Q弹力,而不是添加其他东西。你在家里,可以打一个鸡蛋拌在饺子馅里面,提高凝结力,但如果是一个大的工厂怎么办?
它只能找到我们这个专业的、能给他提供蛋清的企业。它如果买蛋,没法分离,即便分离完之后,蛋黄又是负担,所以蛋制品加工它本身是个产业,不是说买个农副产品,自己敲一敲就可以的。
欧福蛋业产品线
图片来源:欧福蛋业官网
我们把蛋液产品的保质期从两三周延长到了45天,这个是我们的首创。国外的蛋液保质期2到3周,这是跟国外的硬件冷链配套是相对应的。
而在国内受制于冷藏运输、低温库仓储条件,我们需要延长蛋液的保质期。那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让蛋液在延长保质期的前提下,还要保持功能性,这其实是不容易的。蛋液的巴氏杀菌不像牛奶的超高温灭菌那样能把一切菌杀死,巴氏杀菌只能把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杀死。而且我们一直把蛋当做一个功能性原料,那这里就有一个悖论,温度越高,细菌杀死得越多,保质期越长,但对蛋功能性的伤害也越大,温度稍高就会把蛋加热到变性凝结而成为蛋块而不是蛋液了。所以,在保证蛋功能的情况下,延长保质期才有意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延长保质期的问题。
如果你不需要功能性,那我做出的蛋液可能放三四个月,但客户拿到之后做产品就是做不出来,那就没有了意义。我们做这个事情,也是为了能覆盖全国更多的客户,为了让产品能进入酒店、餐饮、小店等,那他们买蛋液,它的冷藏条件/配送距离我们都得考虑。
对我们来说,做长保蛋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是通过杀菌技术的组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必须通过练硬功夫来保证这个效果。
三、手把手给客户建实操标准,我们慢慢促成了“产业化分工”
2004年,欧福蛋业开始在长三角地区投厂,而长三角地区是当时中国食品企业比较密集的地区,基本上都是被一些台企和欧美的食品巨头主导。
蛋制品行业主要是两大行业用户,一个是烘焙行业,烘焙行业对蛋制品的功能是高度依赖的,在台湾省,在日本都有用蛋液的习惯,而烘焙行业在过去20年基本上是中国食品行业里面每年复合增长率都超过20%的一个行业,这也是我们受益很大的一个地方。包括烘焙师傅跳槽,他可能都觉得,这边用蛋液、那边自己敲鸡蛋,那这个产品他都做不出来。
另外一个行业,说得大一点叫调味品行业,准确地说就是沙拉酱/蛋黄酱加工业。它主要是受益于欧美西式快餐行业比如包括汉堡王、麦当劳、星巴克等的发展,所有汉堡里都会用到蛋黄酱或色拉酱,这类产品因是冷加工产品,对原料的微生物要求很高,它是我们蛋制品的很重要的应用领域。
我们目前所有客户基本都是行业里的头部企业,因为我们当初也是从头部企业开始说服他们放弃自己敲鸡蛋,改用蛋制品。很多烘焙企业,最初都是自己买鸡蛋,自己在工厂里敲。但我们要慢慢说服它们放弃,而直接采购蛋制品,是这样的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
欧福蛋业客户
图片来源:“欧福蛋业”宣传片截图
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东方航空食品,是我们从2005年开始供货的第一个客户,因为他们要给一些国际航空公司如汉莎、北欧等做代加工餐盒,那别人就要审核它们的工厂,审核工厂就明确要求你必须要用符合安全规范的巴氏杀菌蛋的蛋制品。你帮我提供的面包、炒蛋等食品,你要用蛋的话,你不能自己敲蛋,必须要用符合安全规范的巴氏杀菌的产品。
所以东方航空就去找安全的蛋制品,那个时候我们刚好刚建完工厂,并推出巴氏杀菌蛋制品,那它们就成为我们的客户了,它也因此拿到了不少餐盒生意。
还有一个客户是上海一家有名的公司,它之前也都是自己买鸡蛋,自己工厂内部敲,后来老板觉得这样不长久。最初我们把样品送到他们工厂,怎么测都不达标。后来,我们就带着研究员去到他们的车间做交流。
去了以后,我们就发现很多问题,第一个,它自己买鸡蛋,鸡蛋是常温的,但我们给的蛋液是冷藏的,有温差,那就会影响打发性。第二个问题,打蛋的师傅没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和标准,就是随意地拿在手里打,可以打五下,也可以打八下。
于是我们就说,我们来建立一个标准吧,比如蛋液在什么温度打,用什么转速打,几分钟后我们通过泡沫的高度去看,通过泡沫的稳定性去看,就通过这样手把手地到一线帮助烘焙企业建立了评估蛋液好坏的实操标准。
因为这个企业它自己买蛋,每天蛋价的波动很头大,而且蛋进厂之后,还要面临蛋壳固体的垃圾处理等无数的烦恼,所以后来他很快就和我们合作了。
上海有一家做调味品的公司,说我员工直接手打的蛋很好。
那我就跟他说了两个常识,第一个蛋越好蛋越新鲜,但越新鲜的话是不是蛋液越沾蛋壳?第二个,员工效率很高意味着敲蛋越快,打得越快,是不是意味扔得越多?
比如,别人1分钟打两个蛋,你员工1分钟打三个蛋,那蛋壳上粘的蛋液越多、扔的就多,蛋越新鲜就粘,这两个因素加起来,都会导致扔得更多。两个东西都会导致你自己打蛋,得蛋率低,但员工告诉他得蛋率是87%。后来老板就去现场看员工打蛋,员工到后来没办法了,就往里偷着加水,看着看着老板脸色就变了。
所以很多企业在核算成本时,不知道自己用蛋液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因为很多时候没有算获取蛋液的隐形浪费。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知的问题,打个比方,你做面包用面粉,但你不会买麦子来磨,那你做蛋糕用蛋清为什么要自己买鸡蛋来敲呢?这就是产业化分工。
产业化分工后,用蛋液也未必就贵。比如很多企业用全蛋液来做沙琪玛,但想让沙琪玛做得很蓬松,其实主要是蛋清的功能,那成本其实还降低了。之前那种师傅传徒弟的做法,包括配方等,实际上都是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从头部企业做的原因,因为头部企业不停在学台湾学日本,那这样自然而然就把产业化分工给带起来了。
四、乳和肉都有千亿级公司,蛋制品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畜产品三大支柱——乳肉蛋,乳和肉都有千亿级的公司,唯独蛋还处于这样一个起步阶段,中国生产了世界的40%鸡蛋,我们认为蛋制品未来的空间是巨大的。我们有三个布局。
第一,在上游,布局“动物福利养殖”
动物福利是一个有意思的潮流,欧洲在经过多方博奕达成一致理念,认为动物福利有利于动物健康,有利于动物食品的安全。中国的走势目前难料,欧福蛋业在2021年年底,获得了中国的第一张福利养殖的证书。从国际上一些全球食品公司和商超巨头的对外承诺看,2025年是一个节点,很多知名企业都承诺2025年之前用上动物福利养殖的模式。
我们对福利养殖这个事情,经过多年积累和研究,已是很熟悉的,我们很多大客户都是国际食品巨头,包括像联合利华他们很早就会要求就福利供应这个事情做回顾。所以福利养殖这个事情对欧福来讲是非常清晰的路径,我们要帮着客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密切在关注这个事,需要去摸索,到底在中国搞福利养殖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产蛋率有多高,脏蛋率有多高,料蛋比怎么样?我们要做这样一个试点,我们成了一个第一个就吃螃蟹的人。
那福利养殖这个到底什么时候爆发,这个时间点谁都不好控制,这就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我们来讲,先承担点儿成本风险,等到这个事情发生后,我们就可以夺得先机。当然养殖不是我们的主业,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加工和下游。
欧福于2015年在江苏南通创建了第一个符合欧盟标准的非笼养蛋鸡基地
图片来源:公众号@欧福蛋业OVODAN
第二,上游,通过“联合体模式”保质、保量原料供应
其实在北欧国家,很多畜产品都是联合体的这种模式,就是养殖者做养殖,加工者做加工,养殖人和加工者联合起来,但到后来养殖人和加工商都可以成为联合体的股东。我们的联合体虽然还没像国外那样有资本的交叉,但我们不是硬联合,每个成员企业必须得跟欧福长期合作了,才有资格进入到联合体的体系里。这样在一个整体中发挥专业的优势,更好地把产品做好。
第二,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第三,欧福是做蛋品加工的,早些年我们每年的增速很快,都是两位数、三位数或者翻倍的增长,那如果我们自己去养殖,是跟不上这样的发展速度的。而且不仅在量上,在质量上可能也跟不上这个速度,所以通过联合体的方式,解决了欧福蛋源供应的成长性问题。
回到联合体的玩法,我们一般会选择适度规模的自有鸡场供应商,大家选派技术专家,成立质量小组或管控小组,大家相互分享,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农残药残,那农残药残的投入品管理最重要,我们会让大家分享哪个投入品好,做一个清单,组织大家去审核,让成员企业共享,去谈价格集中采购。
联合体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发挥各家的优势,联合起来,把工作做好,确保我们的养殖场不被投入品厂给糊弄,从而给产品的安全加上保险。我们给到成员单位技术上、经济上、口碑上的加持。
第三,在下游,在C端推小包装蛋液和系列预制蛋制品
我们的目标是改变用蛋形式,它本身就包括TO B跟TO C两个层面。过去这些年,实际上我们更多是做TO B。给食品企业提供安全的功能性原料,实际上是帮着这些食品企业升级换代,我们做的是幕后英雄,这是我们的主业,我们会继续做下去。
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做一些小包装的蛋液给五星级酒店、西餐厅、或者有几家连锁店的烘焙店用。
蛋液在国外是有零售产品的,到欧美的超市都能看到,欧洲有200毫升、300毫升,美国500毫升、1000毫升的蛋清、蛋黄、全蛋产品,这些产品是发达国家首先发起的,相信国内随经济的发展,进入百姓家是必然的,我们只是在国内第一个推广人。
现代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潮人喜欢在家里DIY各种烘焙产品。小包装蛋液可以代替壳蛋,蛋液带回来后一拧盖就可以用了,不用像壳蛋要敲还得洗。还有些客户只吃蛋清,不吃蛋黄,那就可以直接买蛋清。但我们目前也只是尝试,这还是取决于市场的演变和新兴一代消费者的喜好。
现在比较成功或者可以对标的一类产品叫豆制品,它从原料大豆出发,除了豆浆外还有系列的产品,如豆腐、豆腐干、百叶等多种变形产品。因此联想到鸡蛋加工那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玩,我觉得蛋品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改变,可不可以再衍生一下,比如蛋类预制品,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尝试的方向,即以蛋为主要原料,经过煎炒烹炸等工序,做成各类食材,比如蛋皮、蛋丝,各式炒蛋,蛋堡,欧姆蛋等等。这些都已经商业化生产和应用。也计划会适时推出To C的单片包装,更好地与终端消费者互动。
蛋品的发展是有梯度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基本量的产品,想做别的东西很难,比如要提取蛋的卵磷脂,这些都是概念,提取完这些东西,剩余的蛋液不能再利用或不能保值,那就无法长久下去。对这个行业很多人都有一些认知误区,觉得可以“偷机取巧”,其实做不好蛋液,很难成就蛋业。
蛋制品加工它是个永恒的行业,不管咋样你总要吃蛋糕,那做蛋糕就用蛋;但是蛋制品加工又确实是新兴的,尽管欧福一路过来有19年了,但对一个行业来讲,19年根本不算什么,只有长期主义才能走得下去。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变用蛋形式,随着产业的升级和消费升级,蛋制品加工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们渴望更多的同行者。
加入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
点击获取更多全球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