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897号建议的答复


【资料图】

代表你们好: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豆奶等大豆蛋白食品消费更好满足国民营养均衡需求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我委高度重视大豆蛋白相关工作,持续开展营养健康宣传推广,提升居民对大豆蛋白营养价值的认知与认可,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体系,强化营养人才的专业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部持续推进政策落实,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业和信息化部以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为抓手,促进大豆蛋白产业发展,加强消费引导。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加强双蛋白宣传推广。一是开展常态化科普宣教活动。以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商超”。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包括宣传大豆及其制品营养价值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特征、不同疾病人群,如学生、老年人、乳糖不耐受人群等,开展针对性营养干预与指导。二是以指南为抓手,普及营养健康知识。2022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南根据我国居民最新营养和健康状况,综合考虑我国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传统,提出“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大豆”、“把牛奶、豆制品当作膳食组成的必需品”等建议,强调了大豆及其制品的重要营养价值。依托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专家组,加强责任管理和培训,切实提升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三是加强政策指导。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作为学校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和推进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守护儿童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努力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二)加快建立双蛋白食品标准体系。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我委立项双蛋白食物临床营养干预指南和优质乳营养品质评价标准,落实《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要求。2021年2月,印发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3项,规定了以乳类及乳制品和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主要蛋白来源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要求,规范企业生产,保障食品安全。二是提升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以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为抓手,组织制定《复合蛋白饮料》等多项行业标准计划,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积极适应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变化,优化提升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在包括大豆加工在内的食品生产领域深入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优秀企业和典型模式的培育工作,积极发掘拓展农产品原料来源、延伸加工利用链条、与农业生产主题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先进做法,促进大豆精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消费引导。2020年、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举办“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展”,加大对原味豆奶、植物酸奶等“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创新食品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展示大豆蛋白食品产业发展成果,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引导消费。

(三)加强营养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是培养群众身边的营养师。2021年以来,我委印发了《关于营养指导能力提升培训试点考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13项文件,目前全国已有27省(区、市)启动试点工作。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配备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提供便捷的营养指导服务。二是组建专业人才梯队。2021年9月,我委成立由农业、食品、营养、临床、教育、体育等多领域200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科学支撑营养健康工作决策部署。定期组织疾控人员营养专业技术常态化培训,发展注册营养师、营养技师、公共营养师等培养策略。三是加强专业教育。教育部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主动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根据自身办学条件,设置营养学相关专业。目前,在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营养与健康等营养学相关专业,专业点位数分别为40个、31个、15个、28个,年招生人数近4000人。201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临床医学类和基础医学类专业应开设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相关课程。?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持续推进营养健康科普宣教,开展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宣传推广,提升营养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支持双蛋白工程研究,创新产业发展。加强“数字三品”建设,完善和提升豆奶等植物蛋白食品工业相关标准。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2年9月9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