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的双十一,消费者的焦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活必需品,而是更加注重休闲享受型消费。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双十一大促中,冰品品类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且位列前三的都是国产品牌,钟薛高又一次斩获冰品品类第一,倾心冰淇淋旗舰店、中街1946旗舰店分别位列二、三名,国货冰品品牌全面崛起。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雪糕冰淇淋突破传统销售季节的局限,在双十一这样的节点实现热卖,一方面说明雪糕产品定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消暑解渴产品,而是朝着甜品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从双十一的销售数据来看,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的雪糕需求正在走高。而冷链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会助推国产雪糕行业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冰淇淋冬季甜品化趋势明显
在雪糕行业做了20多年经销商的刘先生对雪糕行业的变化深有体会。以前的雪糕主要消费人群是儿童,其功能主要局限在消暑解渴,因此夏季是雪糕产品销量最高的时候,冬季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淡季”。而现在,很多年轻妈妈、白领都喜欢将雪糕存放在家里,作为一种甜品来消费,造型各异、口味多样、售价走高却仍然备受消费者喜爱。
刘先生的这一体会,得到了权威机构市场统计数据的验证。根据2021年4月份天猫官方新品平台天猫小黑盒与阿里妈妈联合发布的《线上冰品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精致妈妈群体在2020年线上冰淇淋消费人群中占比最高,高于新锐白领、资深白领和都市蓝领。
放到十年前,秋冬是冰淇淋淡季,但近几年双十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冷链技术的发展,冰淇淋行业都在稳步增长。
国潮雪糕品牌的爆火也更新了人们对冰淇淋的认知,从2018年钟薛高等品牌火爆全网开始,无数人豁然发现“冰淇淋也能网购”,从而渐渐改变了只在线下购买冰淇淋的习惯。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蔡云升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冰淇淋已由夏季解暑降温的冷饮逐渐成为人们四季享受的时尚休闲食品,中国冰淇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蛋白质含量高更受消费者青睐,配料精细化、品质化
雪糕产品的消费季节在变,消费者对于雪糕产品的品质需求也在悄然升级。观察今年天猫平台最热门的几款产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显示,稀奶油、牛奶含量较高,从而蛋白质高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仅有8.7%的消费者从来不看配料表,而每次必看的消费者占样本的13.1%。
这意味着,区别于以往的雪糕,钟薛高等新锐国潮品牌能够实现反季热卖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口味和品种的创新,更关键的还在于它们对品质、原料的精益求精。
“国内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产品配料表来发现端倪。”知名经济学家管清友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雪糕的配料表不会骗人。配料表越简洁说明添加剂越少,配料表排序说明用料扎实程度,蛋白质含量多寡也是决定雪糕品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对媒体分析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以及对配料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下,消费者除了品牌意识强,专业知识也强。
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份,上海市消保委测试了16款冷饮,钟薛高单克雪糕含糖量最低,每100克蛋白质含量最高,八喜等品牌蛋白质含量也较高。
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雪糕的需求热度,延续到了双十一。品质的升级,成为钟薛高等新锐品牌在双十一这一电商节日中与国际高端品牌竞争的“利器”。根据钟薛高创始人林盛介绍,钟薛高坚持配料表相对简单、不额外添加香精,通过原料的风味来打造雪糕口感。
以钟薛高在今年双十一推出的新品小白奶雪糕和黄酒青梅口味雪糕为例,其配料表显示,牛奶和稀奶油排在靠前的位置,小白奶雪糕的有机奶含量更是超过33%。
冷链技术完善 带动雪糕市场加速扩容
品质不断走向精品化,加之冷链物流保障的不断完善,让雪糕产品不再受限于“即时性消费”的场景。在家庭囤货、好友聚会、外出旅行等多种场景,都可以看到雪糕产品的身影。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我国冰淇淋线上线下的销售比例为95%线下销售,5%线上销售。但是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冰淇淋的线上线下销售占比已经变为80%的线下销售和20%线上销售。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9%,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729亿元,同比增长9.97%。
与上述数据相对应的,是布局线上渠道的品牌越来越多。据悉,2018年,我国冰淇淋线上的品牌数量仅为60家左右,2019年已经上涨到140多家。初步估计截至目前,线上的冰淇淋品牌数量已经超过300家之多。
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升级曲线,与雪糕冰淇淋等冰品品类的市场扩容之路是基本吻合的。目前中国人均消费冰淇淋2.5公斤,而日本人均消费是中国的4倍,瑞典是中国的6倍,美国则是中国的9倍。这也意味着,中国雪糕市场的份额,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等待国产品牌去开辟。据中国饮食行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冰淇淋市场规模仅708亿元,2019年则迅速增至近1380亿元,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预计2021年有望超过1600亿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