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管人员在开展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监管时,发现不少家宴的加工过程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据调查,目前从事农村家宴制作觉中国的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农村家宴承办方的邻居及亲朋好友,另一类是当前在农村流行的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家宴经营者临时雇请的人员。这两类人员组织的随意、不确定就导致了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农村家宴制作过程中,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于家宴从业人员是临时邀请来的,多数人没有进行健康体检,没有取得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在此情况下制作家宴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制作人员大部分没有穿着卫生防护服,没有佩戴口罩,有的从业人员刚刚干完农活儿后,又急忙赶到家宴制作现场,简单洗一下手后就参与到家宴制作中,由于不注重个人卫生,很容易导致食品污染。三是从业人员操作过程不规范,比如,刚切完生肉后,不换菜板,也不仔细清洗菜刀,马上又去切蔬菜、熟肉等。不规范的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此外,目前受邀从事家宴作业的人员主要为当地农民,没有经过专门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对突发、聚集食品安全事故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导致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比如,卤制好烧腊等卤制食品后,不及时放入专门的食品柜、冷柜等储藏柜,有的甚至不进行遮盖,随意丢在案板上,不仅不卫生,而且极易感染细菌。

对此,笔者建议,首先各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等单位要充分利用召开村民大会之机,通过农村广播网等宣传媒介,或者通过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家宴从业人员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其次,农村家宴承办方、“一条龙”承包经营者必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指导家宴从业人员严格遵循食品加工制作规范。同时,建议基层市场监管所在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知识业务培训时,尽可能地扩大宣传培训面,让更多的村民接受培训,让他们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此外,还应该积极发挥好食品协管员的作用。

(文光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