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基本的民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2019年国家推出了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方案,银川市被列入第一批“领跑者”行动32个重点推进城市之一。两年多来,银川市委、政府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为民生谋福祉的厚度,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制定了《银川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和《银川市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采取了一系列精准举措,“领跑者”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启动“领跑者”行动快进键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三胎政策出台、双职工家庭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消费升级等,家政服务业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求,据调查,近年来,居民对家政服务业的需求年均增长达到了20%以上。面对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迫切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空间,银川市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上下联动、多管齐下等举措,全力拓展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
推行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家政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面对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家政行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银川市把完善宁夏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作为实施家政服务业高质量的突破口,搭建银川地区全覆盖的家政行业数据库及重点企业信用平台,实现对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监管。通过信息录入、信用核查、信用评价、信用修复等内容,对全市家政企业定期进行信用评估并形成报告,及时分析行业规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打造“宁夏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实现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信息一键查询、家政业务快捷咨询、家政服务网上预约、服务满意度评价、监督举报与投诉受理、红黑名单公示等,进一步规范了家政企业诚信经营行为和从业人员服务规范。
扶持家政服务业龙头企业。银川市家政行业起步较晚,53.1%的家政企业经营还停留在中介和派遣阶段,员工制家政企业数量稀少,急需扶持培育一批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整个行业良性发展。为此,银川市助推全市家政龙头企业成功申报全国家政服务业“百强企业”,自治区家政服务业“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积极培育宁夏广电管家、东耀家政等4家企业成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示范企业;支持宁夏美力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宁夏北起教育集团打造家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就业、安置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推动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培养家政服务领军人才和模范。银川市家政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73.9%,文化层次和职业化水平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银川市成立了银川市家政从业者联合会,引导家政企业将员工学历、技能水平与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岗位晋升等挂钩,支持鼓励家政从业人员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专升本等多渠道提升学历层次,对获得国家级一类、二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和自治区相关技能大赛获奖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国家或自治区高技能人才评定范围。政府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开展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大赛、评星定级等活动,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家政企业和家政从业人员,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行业标兵等为银川市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授课指导、答疑解惑。
实施家政服务业聚集区项目。随着家政服务业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各类家政服务公司的质量与规模参差不齐,且布局较为分散。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宁夏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银川市先后投入760万元建成银川市家政服务便民市场、银川市家政服务业实训基地、金凤区家政 服务业产业园和永宁县家政服务业孵化园4个家政服务业发展聚集区,入驻家政企业超过100家,银川市充分利用这4个平台的优势,高标准完成了2021年银川市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的“家政服务百千万工程”(培训100名家政职业经理人、1000名家政服务员、带动10000人就业)。刘海燕、李海宁2人被评为2021年全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
“领跑者”行动成效显著
“领跑者”行动实施两年多来,银川市聚焦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服务质量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家政企业。截至目前,银川市从事各类家政服务的企业890余家,占全区家政服务企业总数的55%,从业人员14400余人,年营业额约1.8亿元。全市共有家政行业协会4个,入会家政企业291家,占全市家政企业总数的32.58%,形成了以家庭保洁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母婴护理和老年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发展为重点,以中介制为主、员工制等形式相结合的多样化经营方式,形成了具有20多个门类、200余个项目全覆盖的家政服务新格局。
家政市场日益规范。信用良好已成为社会对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凡需求必先查阅征信信息已成为常态;持证上岗已成为社会对家政从业者的基本选择,凡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证书已成为家政服务业的规范。信用、证件、服务三位一体已成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薪资待遇的基本标准,有效的激励了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家政公司、雇主及家政服务人员三方协议构筑了家政服务业的安全保障,促进家政服务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银川市全市有资质、有实力的技能培训学校都参与到家政技能培训中,培训人数不断增长,家政从业人员素养不断提高。在职业提升方面,家政行业的每一个工种都有相应的职业等级,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等级要求分为五级,从业人员都要从第五级开始接受培训考核,取得证书后方能进入相关领域就业,达到一定从业年限后可以参加更高一级的培训考试,获得更高级别的证书。银川市城市管家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东耀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被评为星级家政企业,张菊、冯慧茹等20多名家政服务员被评为“最美家政人”。据调查,家政服务业用户投诉比“领跑者”行动实施前下降了70%。
家政市场进一步拓展。据调查,目前,约有33%的家庭对家政服务有持续性需求,银川市家政服务行业呈现出行业潜力巨大、需求群体增加、需求内容多样、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等特点。目前银川市已建成社区家政服务站49个,覆盖家庭数52000余户,累计服务家庭19.3万户,累计带动就业超过14000余人。“好宁嫂”“广电管家”“阿姨到了”等品牌已初具影响力。
“领跑者”行动再出新招
面向未来,银川市将继续发挥“领跑者”重点推进城市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行业龙头、提升服务能效、加强舆论宣传等系列举措,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服务质量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家政服务企业,充实壮大家政服务“领跑”团队,逐步延伸家政行业产业链条,大力营造优质服务环境,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业稳中提质高效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家政服务标准的基础研究和前期研究,在育婴服务、家庭保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热点领域,以及行业发展急需的家政服务培训、服务机构分级评价、家政服务信息化等领域,加快标准制定,全力推进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淘汰落后,形成事前预知、事中监管、事后评价的健康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诚信经营行为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整合家政服务信息平台,结合数字银川建设,充分依托银川市4个家政服务业聚集区平台,将散落在全市的家政服务平台实现整合,实现统一的电话、网络、手机APP等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精准、高效、优质的家政服务和投诉受理机制,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建立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对家政服务全过程实行适时评价,结果进行量化考核,作为评先选优、评星定级、政策支持的重要参考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家政企业的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本土品牌。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发展之路。重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专业化、规范化、连锁化经营模式,以硬实力推进本土品牌化发展。通过支持家政“领跑企业”“领跑学校”“领跑社区”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将先进经验和做法向全市家政行业推广;坚持走重人才、用人才发展之路。重点培养一批家政服务创业导师、家政行业职业经理人、家政企业领军人物等人才,用软实力夯实本土品牌发展。通过鼓励高学历人才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等形式吸收高层次年轻人加入家政行业,逐步改善目前家政行业优质人才短缺的现状;坚持走培训上岗、持证上岗发展之路。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中高级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上岗,逐步形成优质服务和薪酬匹配的良好雇佣关系,倒逼从业人员提升职业化水平,用专业化推进本土品牌发展。通过持续实施家政服务员免费技能培训、回炉培训、礼仪培训、技能鉴定等措施,激发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积极性;坚持走产业集聚区、人才集中区发展之路。重点培育一批创业型、创新性家政服务企业,对在家政标准制定、产品研发、配套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
发展数字家政,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引进“斑马云家政”“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等科技类家政企业,积极推进银川市家政服务业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使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用户、订单、服务人员的无缝对接,通过登记双方需求和技能,对客户和家政人员进行“画像”,实现供需精准、高效、智能匹配。通过建立对雇主、中介和家政服务人员的立体评价体系,订单完成后,雇主和家政从业者互评,这既可以成为一种双向监督约束,也可以为其他人选择服务提供依据和参考,弥合传统家政中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鸿沟,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
加强舆论宣传,进行职业价值观引导。银川家政从业人员基本收入在3500~12000元不等,可观且较为稳定,但受“伺候人”等世俗观念的影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加入。通过评选“最美家政人”“三八红旗手”等奖项,优先保障房安置、补贴责任保险等多项措施,积极引导年轻群体加入,提升行业整体活力;积极宣传家政从业人员先进事迹,构建和谐雇佣关系,调动从业人员服务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菜单式”定制服务,规范合同约束机制,倡导雇主摒弃“进门必须什么都干”的思维,尊重从业人员劳动成果,让从业人员更“体面”的工作和生活,让更多有意愿就业者选择家政服务行业,逐步改善供需矛盾;推行“一人一码”居家上门服务证的落实,破解纠纷难题。在广泛开展家政进社区的同时,积极宣传“一人一码”的好处,既可以知晓上门服务人员的企业信息、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培训情况和从业经历,又为安全放心用工保驾护航,同时产生纠纷可以在线投诉和受理,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开展面向家政服务企业管理人员的宣传培训,使广大家政从业企业了解标准,掌握标准,主动执行标准,扩大标准的影响面。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广泛开展家政服务人员标准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操作的规范程度,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整体水平。(记者:李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