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官网消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原院长陈文祯,因病于2022年9月18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7岁。
陈文祯近照。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陈文祯从小立志从医。从医学院毕业后,便开始了护佑妇幼之旅。上世纪70年代末,她带着丰富的妇产科经验,赴农村地区,为广大妇女解除“两病”之痛;90年代初,她再次深入基层,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工作;72岁高龄时,为帮助患者圆母亲梦,她甘做学生,踏入生殖领域新天地。鲐背之年,她依然不改对事业和患者的牵挂。
(资料图)
从医70余年,陈文祯说:“看到孩子妈妈的笑容,才是作为医生的幸福。”
24岁立志做一名好医生
“女人要独立,就要在工作上有本领。”抱着这样的志向,高中毕业后,陈文祯报考了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
看到女儿如此执着,父亲给了陈文祯一个忠告:“你要做医生就要做一名好医生,不要做庸医。”父亲的这句话,像座右铭规范了陈文桢一辈子,从医70年来,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做一名好医生。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农村妇女生育条件较差,容易留下后遗症,为响应国家号召,陈文祯免费给农村妇女治疗“两病”(子宫脱垂和尿瘘)。任福建省防治协作组组长时,她带队到惠安、南安等地的手术室及病房,在缺医少药、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的情况下,白天开展防治,晚上开课指导,培养技术力量,攻坚解决疑难病例。
“尿瘘手术难度大,一个县200例的工作量,还有许多妇女在排队等着。”当时,农村妇女对尿瘘手术的需求量很大,即便到了夜晚,陈文祯也坚持在烛光下为病人做手术。
为此,陈文祯总结出了一套有效方法,手把手教给了当地医生。在陈文祯的推动下,当地平均尿瘘治愈率达80%左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率。
而她牵头开展的课题研究,成功探索建立子宫颈位置“中国生理常数”,被作为防治子宫脱垂的“中国标准”沿用至今。
为造试管婴儿 72岁甘当学生
“女性没有享受当妈妈的快乐是最不幸的。”1997年,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陈文祯接到新任务:带领年轻人研究试管婴儿技术,造福不孕不育夫妻。
已经72岁的陈文祯再次当起了“学生”,参加广州辅助生殖培训时,陈文祯比讲课老师的年纪还大,但她却不以为然,白天听课,晚上整理笔记复习,她说:“先做学生,再当先生,不懂的就要学,哪里还管老不老。”
回到福建后,陈文祯带领医院的团队摸索研究,1999年1月5日,福建省第一例试管婴儿双胞胎男婴顺利诞生,并健康茁壮成长至今。
“俩孩子都管我叫外婆,还常来看我。”陈文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82岁九死一生 最想活着再工作
在漫长的从医生涯中,陈文祯教授始终在为病人服务,晚年也依然坚持出诊。
2007年12月,82岁的陈文祯教授得了一场病,身上大块大块紫红色淤青,双腿比正常时肿了两倍,加上脊柱和胸椎骨折,在密闭的层流室里治疗了半年。
住院期间,陈文祯教授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出院”,理由则是“要赶着去上班”。刚能站起来,陈文祯就执意要求锻炼走路,一步、两步、三步;10米、50米、100米……之后又要求练习走台阶。
小女儿心疼她:“你锻炼走路就好了,不要走台阶。”陈文祯却说:“不行,门诊楼虽然有电梯,但要走过一层楼的台阶才能到达,如果我能走台阶,就说明我可以上班,能给病人治病了。”
2010年2月,陈文祯终于又回到了她的门诊室,以85岁高龄又开始收诊病人,这一看又是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