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已满一年。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亮出成绩单,过去一年,全市已创建了835个示范小区、村,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41%提高并稳定在20%左右。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2万吨,比2019年的2.77万吨下降20.42%。目前,符合北京实际、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市民分类意识普遍增强,分类习惯初步形成。
据了解,一年来,北京市以首善标准推动《条例》如期实施,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逆势开局,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迈进了一大步。
居民“三率”大幅提升。根据抽样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知晓率98%、参与率90%、准确投放率在85%左右。全市已创建形成了835个示范小区、村,约占小区、村总数的5%,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分类效果超出预期。今年4月份家庭厨余分出量3878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1.6倍。餐饮单位厨余垃圾分出量1795吨/日,厨余垃圾总量达到5673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4382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46.1%。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41%提高并稳定在20%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
垃圾减量成效显著。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2万吨,比2019年的2.77万吨下降20.42%。2021年前4个月日均清运量2.06万吨,比2020年进一步下降6.36%,比2019年下降25.6%,日减量7100余吨。减量效果相当于少建了2座日处理3000吨量级的阿苏卫焚烧厂,仅拆迁、土建等一次性投资就节省200多亿元,既节约了土地资源,也从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本账实现“正”丰收。
设施体系初步实现系统性重塑。适应分类需求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实现整体重塑和城乡覆盖。累计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2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辆3945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分类设施建设管理达标率由2020年5月份的7%上升至目前的88.8%,投放站点具备脚踏、拉环等便利性设施的配置率达到97.15%。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38万吨/日,其中,焚烧能力1.77万吨/日,生化能力8230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处理需求。处理能力实现整体平衡,焚烧厂运行从连续多年的超负荷运行向相对从容转变。
综合治理效果不断显现。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并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市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鲜明导向,促进了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文明水平持续提升。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低碳、文明、简约、适度”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市民关于垃圾管理问题的诉求量从2020年高峰期日均值693件下降到今年前四个月日均243件,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实施一年,不是推进垃圾分类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巩固提升市民家庭自主分类水平;二是进一步健全分类设施网络;三是加快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四是深入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五是大力推进源头减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