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春耕备耕正在全国范围内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陆续展开。《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华东、西南、东北、西北等多地农业主产区采访发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控制,在国家关注种业发展、多地生猪存栏量稳步增加进而带动饲料价格上涨等“利好”因素的驱动下,今年各地农民从事春季农业生产特别是以水稻、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的种植积极性有所增加。

受访农民、基层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目前各地已纷纷进入“仲春月既望,物侯恰分中”的关键时刻,未来可从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补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入手,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和农业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种地用上视频 各项服务到田

随着连续多年以“三农”为主要内容的“一号文件”的出台,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基本都能在第一时间“走进”田间地头。最近,随着气温回升,各地春耕也在加快进行。

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西盟县是佤族聚居区,这里的21万亩粮食作物已进入春耕关键期。记者在新场镇永广村采访时,见到了正通过手机视频和县里农技人员交流粮食播种技术的村民艾刀来。他说,这两天是春播关键期,今年他计划种植12亩水稻和10亩玉米,目前水稻已完成育秧,预计5月初开始移栽;玉米已完成备耕,4月初便可播种。

一次可装载15公斤粮种,根据设定的飞行路径,一粒粒水稻种子均匀地撒落到农田里……这是记者在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看到的无人机助力春耕景象。走进凤林镇长桥头畈粮食生产功能区,随处可见农业“硬科技”:无人驾驶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无人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正是春耕紧张时节,各类现代农机成为春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江山市品诚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永华说,与过去人工播种相比,现在不到一分钟,一台植保无人机就可完成一亩地播种,工作效率高且下种均匀,为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鹿头镇的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场,开春以来,工人们就忙着开挖土方,加固边沟、修筑渠道,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湖北产粮大市和鄂西北“旱包子”上的“旱尖子”,前些年,枣阳北部一些乡镇,村民只能在旱地上种玉米,望天收。枣阳市鹿头镇丁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新宇说,自从去年村里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后,村民可以种小麦,也可以种水稻,“望天收”变成了增产田。

3月以来,陕西关中平原进入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记者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办东王村采访时,数百亩麦田紧张春灌的场景映入眼帘。东王村党支部书记王静说,种粮是农民一年中最要紧的事,麦子能不能拔节,就看春灌能不能跟上。“多亏了国家电网西安供电公司长安分公司工作人员。他们3月初了解到农业排灌变压器负载率较高、容量明显不足的情况后,仅用3天就将村里的变压器从200千伏安增容到了400千伏安,不仅保障了春灌,也为已经进入返青拔节期的小麦条锈病、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打下了基础。”

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记者最近在定西、天水等地采访时看到,不少农户家里都购置了小型旋耕机,进行山地、梯田作业。“铁牛”换耕牛,很多山区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作业。此外,天水等地还试验推广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山旱地长期缺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甘肃省武山县寺门镇三衙村村民秦海刚说,由于当地长期缺水,缺乏灌溉条件,2018年建起滴灌、喷灌系统之后,水引上了山旱地,农作物生产也由一年一茬提高到了两年三茬。

今年春耕,四川省青神县青竹街道季时坝村种粮大户徐建忠准备将他流转的200亩土地全部种上玉米,加大粮食生产投入。他说,现在各地生猪存栏量逐日增加,后期饲料价格呈上涨之势,他对种植玉米很有信心。“预计今年我每亩能收获1200斤,按每斤1.5元的价格算,每亩收入可达1800元。今年我雇了30多名村民帮我抢种。只要收益稳定,农民种粮还是有积极性的。”

在产粮大省黑龙江,保障粮食产能成为今年春耕备耕的重要方向。肇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洪东说,肇源县耕地总面积约265万亩,今年为保障粮食产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同比增加了约1.5万亩。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黑龙江农民注重绿色种植及黑土地保护的意识明显增加。位于庆安县丰收乡丰田村的丰硕水稻农民种植合作社,今年已完成600公顷水田需要的有机肥订购。“有机种植不用化肥,农药也被生物防治等措施代替,稻米的品质提升,还能卖上好价钱。”该合作社理事长霍树林说。

生产成本有所上升 春耕仍存隐忧

随着农忙时节到来,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加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潜在影响,今年农民春耕依然存有隐忧。

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佃头社区地处渭北“旱腰带”,这几年在武警陕西省总队执勤支队的帮扶下顺利摆脱了贫困,但频发的自然灾害成为许多农民的最大隐忧。农民曹锁乾说,这两年村里新修了水井、灌溉渠道,生产条件大大改观,但每年霜冻带来的损失依然很大,现在国家将粮食生产放到了重要地位,今年我准备种植30亩玉米,并准备通过喷施防冻剂、灌水、熏烟方法等尽可能降低损失。“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农业生产抗风险体系建设,将农民的种粮后顾之忧降到最低。”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位粮农反映,今年开春以来,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厉害,明显抬高了种粮成本。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宪成垸村的种粮大户刘正清今年种了60亩粮田,他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地每吨复合肥零售价上涨了500元,每吨尿素上涨了500元。“往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与病虫害统防统治企业签订合同,但今年因为价格上涨,后期存在继续涨价可能,现在企业都不愿意按原来价格签订合同,病虫害防治只能一拖再拖。”

湖北省监利嘉润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主打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水稻、青储玉米的综合性农业服务机构。负责人杨永智说,合作社要发展,但农业类贷款额度小,融资难融资贵仍然存在,农业设备不能抵押为合作社发展带来了瓶颈。“加上化肥、农药、饲料价格上涨超过水稻收购价,水稻种子同质化严重且价格偏高,生物有机肥推广力度不够,农民生物有机肥施用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些都给绿色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各类农机对于保障春耕备耕和粮食安全起到重大作用,但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对农机的实际需求也各不相同。我国目前的农机补贴主要以平原地区、粮油生产的大型机械为主,较少考虑贫困山区的小型农机,以及服务经济作物的特色农机。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镇下畈村的桃农陈春发说,他承包种植水蜜桃近500亩,桃园生产机械化应用十分迫切,但是能够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购买的机具仅有拖拉机及小型植保机械,而十分适用于果园的乘坐式割草机、乘坐式打药机,由于价格较高,购机压力很大,他的桃园农机化步伐慢了下来。

宁波市奉化区农机管理站技术科科长丁盛表示,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机约90%已经可以通过补贴购买和使用,剩下10%的部分恰恰是农民最需要的农机装备,却找不到补贴渠道,享受不到农机政策优惠。同时,农机市场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农民缺乏辨别能力,有时买到假劣农机产品也投诉无门。

浙江省余姚市种粮大户朱涛说,全国的农机补贴政策3年一调整,目前各地春耕正陆续展开,然而2021年到2023年度的全国农机补贴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导致许多农户只能观望,不敢轻易投入大笔资金购买,还有一些农户只能冒着可能得不到补贴的风险购置。

应持续做好农业生产保障

受访人士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农业生产能否在疫情过后保持稳定,包括农资服务、农技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在内的各项保障措施必须跟上,未来仍需加大绿色、生态、良好农业的推广及普及力度。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信息中心负责人郭凌阳说,粮食好与坏,农资是关键。“应从做好农资调剂余缺入手,及时掌握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确保化肥等农资有需即供,防止供应断档、货源脱销。同时,开展农资假冒伪劣整治专项行动,加快农资服务转型创新,依托庄稼医院、为农服务中心开展春耕用肥用药指导服务,努力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农业投入品供应方案等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

黑龙江省肇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洪东说,应通过稳定补贴等手段缓解种植成本增加给种植者带来的困难,同时加大农资领域打假等工作力度,防止部分不法经营者闻利而动,损害农民利益。“另外,仍需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等新型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采取稳定和扩大农机具补贴等方式,有效保护黑土地。”

吉林省梨树县种粮大户张帅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口粮主要指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近些年,由于受灌溉条件、人工成本高、农民外出务工、玉米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种植玉米收益高于一般水稻,建议农民朋友不要跟风,盲目进行“水改旱”,影响自身的种粮收益。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水局副局长尹学兴建议,应完善春耕备播机械补贴政策。尽快落实灵活机动农机补贴政策,让购买农机具的农民得到实惠,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根据春耕生产进度,及时调度农机具,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确保作业质量,促进农机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云南省西盟县农科局副局长岩专建议,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同时对因实施高标准农田影响农民生产的,纳入产业扶持对象,提升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增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种植、养殖水平,促进增收致富。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刘彤、周楠、许舜达、段续、侯文坤、杨静、杨喆、陈健、王朋,实习生马佳尧采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