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美食火了!单店月销百万元!甚至不够卖被迫下架!你尝鲜了没?
只要有互联网,很多人都愿意在网上购物,但最近,有款产品因为供不应求 ,产能跟不上,不得不下架了其在网上旗舰店的销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爆款呢?
单店月销百万元 “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居民区里,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小卖部却已经开了30多年。这间门店售卖的商品仅有燕麦片,今天不到中午的工夫,300克包装的燕麦片就已经全部卖光了。
北京市海淀区某商店售货员李平表示,今天已经卖了30多箱了,一天至少得卖1万多元,最多时一个月卖100多万元。
这款面世已经30多年的燕麦片销售火爆也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燕麦片刚面世时,也曾在中老年人群中引发过抢购潮。近几年随着销售渠道的扩展和网络测评的推送,这款燕麦片逐渐被多个年龄层接受,在全渠道的销量都出现大幅度上涨。电商平台上的月销量一度超过1万件,由于商品供不应求,已经被迫从官方旗舰店下架。
中国某燕麦开发责任有限公司副经理 常江:现在最高产能是每天加工量1万斤,因为受场地限制,产能上不去了。现在每天欠货四五千箱,即10天的产量,5万斤左右。
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这款燕麦片遇到的问题,其实是高校科研院所产品走向市场时面对的普遍境况。而黑龙江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与企业合作,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企业提高了产能。
图上的工厂是由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负责人介绍, 得益于制作流程的改造,虽然已经过了冬季酸菜腌制的最佳季节,但是企业依然有能力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酸菜订单。而让他们能够全年正常生产的“诀窍”,则来自于黑龙江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在那里,数百亿的菌群正在快速生长,正是这些菌群,让企业一年四季都能生产地道口味的酸菜。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凌宏志: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由企业来生产销售。我们强项是基础理论研究,但要把产品市场化的时候,目前还要依靠企业。
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企业参与。而实验室里的科技力量,也让酸菜这样的传统食品焕发生机,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的销量正在逐月攀升,为了满足需求,正在着手提升产能。
“舌尖上的科研” 亟待寻找多元产业化途径
去年8月,一个名为《开箱10个知名大学美食》的测评视频上线发布,观看量瞬间逼近300万,点赞数达到20.9万。视频中提到的产品销量瞬间暴涨,甚至直接卖断货。深居高校科研院所的美食,也因此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0个高校在电商平台开设美食类店铺。商品中不乏爆款,其中南京大学的黄教授烧鸡销量超过10万份,黑龙江大学的凌老师酸菜销量超过一万份。中国农科院世壮燕麦月销量突破1万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周文彬:从当前的国家的政策来说,成果转化已经摆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所以高等院校、研究所科研的成果能够落地的话,将会对科研创新有很大的促进。
专家表示,高校科研美食的出圈,实际上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但在看到高校科研美食的销量火爆的同时,高校科研美食规模小、上下游难打通等产业链供给方面的薄弱点也一览无余。业内人士指出,当下,需要把技术提供者与技术寻求者连接起来,帮助创新技术实现商业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走向全面市场化时,一定要公司化运营,比如聘请职业经理人做市场的推广、销售、售后服务、运营。可能也需要更大的资本介入。职业化的事必须专业的人士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