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张瑾,编辑:张瑾,转载请联系出处。
导语:
(资料图片)
“一整根人参”火到柠檬茶后,“一棵大灵芝”来到咖啡界了?
近日,武汉一家咖啡馆推出一款灵芝特调,还在咖啡上放了一个灵芝作为装饰。
咖啡如此创新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表示新奇,也有人直言“不敢喝”。
国风流行,“中药咖啡”热度越来越高,那么问题来了:好喝吗?要跟吗?
一、“灵芝咖啡”走红,中药咖啡真的要来了?
最近,有不少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出一款“灵芝咖啡”:
咖啡上立着一个杯口大小的灵芝,杯套上还印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很是吸睛,“拿在手里路过行人都在围观。”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中药咖啡”?
这款产品一出,便引起大家讨论,有的网友觉得新奇想尝试,“看起来就很养生”,也有的网友直言“不敢喝”。
原来,这款咖啡饮品出自武汉的立吞街特调咖啡果茶,取名“一棵大灵芝”,会员价42元一杯,是其“本草纲目”系列创意特调咖啡中的一款。
武汉立吞街特调咖啡果茶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官方介绍,“一棵大灵芝”是在咖啡浓缩中加入用灵芝自煮成的糖浆,再混合鲜榨苹果汁打发至流沙状,以此呈现出绵密的口感,入口后先是浓浓的果香,进而是灵芝特有的风味,随杯赠送的灵芝可带回家切片煮水喝。
立吞街的“本草纲目”系列除了“一棵大灵芝”外,同时还上架了红花出番啡萃、仙草石斛咖啡、橘香出陈啡萃、黑麻麻厚乳拿铁,分别用到了藏红花、石斛、陈皮、何首乌等中草药元素。
翻看消费者评论,大多表示,“没有奇怪的草本味。”“不是糊弄的网红咖啡,意外有点好喝。”
相关负责人透露,武汉门店周末出杯量在200杯左右,本草纲目系列咖啡可占据一半。
这让我联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爆红的“藿香正气冰美式”,以及之前上了热搜的同仁堂“中药咖啡”。
中草药元素+饮品,几乎每次结合,都会吸引一大波讨论和打卡。
上半年,“一整根人参水”上架罗森便利店后,迅速火出了圈;成都食杏柠檬茶的“一整根人参柠檬茶”,单品单店可以卖到日销200+杯;在社交平台搜索“一整根”关键词,有2万+打卡笔记。
热度这么高,咖啡馆要不要跟?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后,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二、老字号、国风咖啡馆都在做,但跟风入局?我劝你慎重
在年轻人养生意识不断攀升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开始关注中药草本元素,梳理众多入局者,大致可分为三大派系:
(一)药企、中医馆玩跨界,“真正的药咖啡”
隶属于北京同仁堂健康医药集团的知嘛健康,推出了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黑枸杞蜂巢手冲等草本咖啡,将咖啡作为流量品,同年轻消费者建立链接,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开了12家店(其中正大中心店正在升级,蓝色港湾店即将开业)。
知嘛健康咖啡图片来源:公众号@知嘛健康生活
就在上个月,复星医药旗下白塔寺药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透露,将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店推出新品牌“药咖啡”。
(二)与凉茶做混搭,结合养生趋势
凉茶作为中草药植物性饮品流行于广东、福建地区,在当地有不少咖啡馆将咖啡与凉茶做了结合。
如珠海的满古凉茶将凉茶做成果冻状融入咖啡,推出了“龟苓膏西班牙拿铁”、“茅根竹蔗拿铁”、“草本祛湿膏拿铁”。
(三)国风咖啡馆的新尝试
为展现咖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如武汉的立吞街、东莞的大名堂等国风咖啡馆,也会利用草本元素做咖啡创新。
三大派系共同推动“中药咖啡”热度持续走高,但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后,我发现,无论在产品端,还是消费端,结合中草药元素做咖啡都存在着一些风险:
1、原料风险:要用药食同源的食材
中草药入咖,必须在《食品安全法》现行规定范围内,围绕“药食同源”元素做产品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如灵芝、西洋参、铁皮石斛等一批当下热门元素,目前仍处于“药食同源”的试点阶段,只有部分省份和地区发布了试点方案,能否用于餐饮,还要结合各地试点方案的具体细则,即便可以应用,也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备案。
2、宣传风险:当心擦边“保健功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明确规定:食品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利用中草药元素做产品,自带话题度,但若想以其功效为价值点做营销,在法律上属于高风险事件,需谨慎处理。
3、盲目混搭,也可能会有“副作用”
相比有着传统医学基础优势的药企,其他品牌在使用中草药元素时或面临更多难题。
首先,药食同源的原料,食物与药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用之不当,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同仁堂知嘛健康产品研发经理高驷程表示,其研发团队涵盖了中医、药剂师、营养师,对待出品过程十分严苛,“用医疗体系营造出咖啡的产品氛围。”
其次,中草药元素的应用,对品牌的供应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不同于药企从源头把控中草药品质的供应链优势,大多品牌在相关原料应用上很难做到标准化与透明化。
4、最重要的:“苦上加苦”,做好喝很难
想把“药咖”做好喝这件事,并不容易。
大众本身对咖啡就有苦的认知,不少中草药自身带有比较强的侵入性风味,与咖啡搭配难度高,在养生功效和风味平衡上很难实现兼得。
立吞街负责人表示,在做产品研发时好喝是第一位的,在借鉴原料养生价值的同时,也要最大程度降低其不友好的风味,对制作手法有着更高要求。在保证口感的基础上,再去做视觉呈现。
如此,对于想要上架“药咖”的品牌来说,需要慎重考量。
三、“中药咖啡”流行背后要看到年轻人的真实痛点
“熬着最深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边耗边补是当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的真实写照。作为缓解emo的续命水,年轻人对咖啡的功能性逐渐抱有更多期待。
参考新茶饮赛道,主打养生概念的饮品总有热度,如熬夜水、刮油水、青汁饮品等都火过一段时间,但真正被留下的并不多。
反而是大众接受度高、具有健康属性的元素在近两年持续走热,比如沪上阿姨、CoCo都可、眷茶等品牌都上架了绿豆系列;又如黑芝麻、山药、桂圆、燕窝等养生类小料、功能性小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产品中。
绿豆牛乳冰
图片来源:沪上阿姨官网
但咖啡用户与茶饮用户也存在不同。目前咖啡用户,一大部分还是以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基本款”为主,市场销售表现好的创意特调,也多以水果为突破点。
从原料搭配、受众群体的角度来看,养生咖啡的施展空间似乎不如养生茶饮。
但这并不意味着咖啡馆要放弃“养生感”。
一方面,可以从咖啡的基础元素着手。比如,为迎合年轻群体的低卡轻负担需求,瑞幸咖啡、NOWWA挪瓦咖啡、太平洋咖啡等品牌,在部分产品上使用了0卡风味糖浆;再如,椰奶、燕麦奶、坚果奶等自带健康属性、营养价值感高的植物基在咖啡领域被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用“药感低”、大众接受度高的元素,在趣味性和概念上做加持。
同仁堂知嘛健康产品研发经理高驷程提出,可以借助药食同源中“药感低”的元素,如口味酸甜的桑葚、龙眼、乌梅、山楂、枸杞等,既能保留咖啡香气,又能平衡咖啡的苦涩;也可利用陈皮等带有自然香气的草本做出差异化。
此外,高驷程特别提醒,“使用药食同源物质,建议采用单一产品研发,慎用复合形式,以规避不同物质间药性相冲的问题。”
究其根本,“药咖”走红的关键,在于其为年轻人带来的情绪价值。相较“到底能补多少”,“追求健康养生的感觉”似乎对这届年轻消费者更重要。
对于品牌来说,只有切中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产品以外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贴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