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2、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3、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资料图)
4、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5、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6、“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7、“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8、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10、概念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 》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12、许慎《说文解字 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13、"“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14、”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
15、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16、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7、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18、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19、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不够完善周密的条例。
20、但是,它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
21、“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