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年失业率得到社会高度关注。

近日一篇关于测算失业率的学者 文章引发热议,该文认为,“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躺平、不工作、啃老”的非在校青年劳动力,被失业率统计忽略。该文根据系列统计数据测度得出这个群体规模约为1600万。 若将这一群体“都考虑为失业状态”,则3月青年失业率远大于官方公布数据。

也就是说,该文章对青年失业率的计算,与官方统计的关键区别在于,是把“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在校青年视作非劳动力人口,还是失业者。


(相关资料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统计标准,调查失业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即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比例。其中,失业人口指没有工作、但近期积极找寻工作、且能够到岗的人。而非劳动力人口是除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外的人,指没有工作,且不找工作或不能去工作的人。照此定义,上述“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在校青年会被划入非劳动力范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失业者。

事实上,这种将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口划为就业、失业、非劳动力/经济活动人口,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的标准和国际通用分类方法。中国官方将“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视为非劳动力/经济活动人口,符合国际通例。从理论原则和操作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从测度失业率的“初心”——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失业率统计的简化,会让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显得更为模糊。比如,近来舆论流行的“慢就业”人群,其实也包括“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在校青年。

这些有意愿且有能力工作、但因各种原因近期没有积极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被认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附着程度,因此被学界称为“边际附着劳动者”(marginally attached workers)。

在暂时没有找工作的边际附着者中,还有一类“受挫的劳动者”(discouraged workers),即认为现有经济环境中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群,比如曾经多次找工作但没有成功,或认为即使自己再去找工作也找不到的人。

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就认为,受挫的劳动者有充分的理由划入失业者。在当下就业市场严酷的背景下,劳动者“受挫”的情形日趋增多,这也是许多青年学生毕业后不(无法)立即就业,选择慢就业的背景。这类“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在校青年,是否应当算作失业?这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一些国家在根据自身情况,有不同探索。例如美国为多层次监测劳动力市场,共有 6档按不同口径统计的失业率。其中U3是官方公布的基准失业率,符合上述国际劳工组织标准。而U4计算的是U3加上“受挫的劳动者”,U5计算的是U4加“边际附着劳动者”。若U3并不高,但U4或U5居高不下,可能反映存在大量想寻找工作、又因劳动市场的结构性障碍而不得不闲置的劳动力。

在美国,边际附着者数量大约是失业群体的2/3—3/4倍。若按上文测度的“选择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在校青年1600万都算作边际附着劳动者,这是失业青年630万的2.5倍。尽管上文测度方法还可进一步商榷,但足见“慢就业”者或“受挫的劳动者”已有相当规模,无论是否纳入失业率统计,这个情况应该引起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与狭义的失业者不同,慢就业者或“受挫的劳动者”的大量出现,有更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如果说传统失业主要与就业岗位多寡有关的话,那“劳动受挫”还与就业岗位的质量(例如工资、加班等劳动环境)有关,甚至与年轻人的就业期望、生活韧性有关。这意味着,要缓解青年失业、不工作问题,不能完全寄望于恢复经济增长,还应关注经济社会领域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