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回顾刚过去的上半年,硅谷银行经历了“第一次由推特推动的银行挤兑”潮,其引发的混乱波及整个美国金融体系。美国部分中小银行机构面临的流动性困难凸显出一些基本问题,涉及银行业务模式的性质、银行在现代数字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于是否可以采取措施来缓解数字时代挤兑风险的探讨。事实上,对于相关探讨,无论是银行机构,还是美监管当局,均不可忽视。银行挤兑的发生在所难免,但贷款人应想方设法控制损失。
综观美国这轮以硅谷银行为发端的中小银行挤兑潮,闪电般的速度是一大特点,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数字时代真假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爆炸式传播,以及客户线上取款的快速便捷。
对于此番备受诟病的美国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问题,事实上,全球大多数银行都在进行这类“期限转换”的操作,即从储户那里借入还款期限较短资金,然后贷出期限较长资金。与银行存款基础有关的稳定程度即“黏性”是一系列基本因素的函数,包括存款的灵活程度或期限以及客户和账户的类型。此外,还必须加上通常由信用评级来证明的银行信誉,以及存款人在银行破产时从相关存款保险计划所获得的保护范围。而挤兑通常是由一系列事件诱发的,这些事件的叠加会导致储户不再高度信任银行是稳定的,也不再相信银行能在他们需要时返还存款。虽然在没有存款保险保护的储户中,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得更早更快,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一旦发生挤兑,有保险的储户就不会加入挤兑。
有分析认为,美国这一波中小银行挤兑潮,“导火索”是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及其爆炸式传播。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其他数据一样,有关银行机构健康状况的商业和金融信息大量充斥在公开的媒体渠道和社交平台。在许多情况下,真实的信息与虚假或想象/虚构的信息混淆在一起,可能导致数字化客户的反应性行为产生严重后果。虽然每家银行都有流动性计划,其中包括情景规划、压力测试和缓解措施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免受异常不利情况的影响。
在不利消息的压力下,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都可能会削弱人们对银行的信心。那些正经历亏损急剧上升、需要进行大规模资产负债表管理并采取潜在回收行动的银行,可能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公布这些数据。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披露将成为利益相关者对银行信誉失去信任的“催化剂”。那么,银行机构和监管者应该怎样做?
从银行机构角度看,笔者以为,其可以控制的一个方面是,在损失积累或金融压力积聚期间可尝试采取先发制人的媒体手段,不过,这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演练的程序,以及能够即时回应信息的工作人员。同时,还可以将社交媒体策略作为压力测试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面对人工智能(AI)、ChatGPT等新技术的崛起时。从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角度看,其作用至关重要:前者需要进行更多的结构性改革以遏制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新风险,寻找任何未经证实的谣言迹象并在必要时公开辟谣,让存款人相信已采取的措施可以确保相关银行的可持续未来;后者可以将恶意传播谣言或试图造成银行恐慌的人绳之以法。
当然,现实情况是,控制社交媒体平台、投资者聊天室等是相当困难的。当虚假信息已迅速、广泛传播时,采取预防措施可能为时已晚。为避免银行挤兑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只能由监管当局出手缓解风险。美国这次采取的行动是迅速寻求扩大受保储户的范围,并尽可能扩大受保额度。
银行业不可能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运行,世界上没有一个银行系统能够消除银行挤兑带来的风险,但设计并维护良好的系统可以控制相应风险,并减轻这些风险造成的伤害。对数字时代的银行家来说,从美国这轮中小银行挤兑潮中汲取的一个经验教训是,有必要在情景规划和流动性模型中考虑信息沟通这一因素。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更多挤兑、倒闭或被合并的情况,从而削弱其竞争力进而损害公众对银行作为可信赖机构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