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相关资料图)
省政协农业界别组
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1.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进产业能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县城服务业。2.继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深化土地利用机制改革,探索园区(开发区)由企业负责招商管理、布置配套链条、政府部门只负责政策配套的自主管理运营模式。3.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抓好惠企政策兑现。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增设专项基金,依托党校、协会等开展企业家常态化培训。4.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构建“科研院所+企业”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本土专业化人才培养,加大引才引智力度。5.加强突出品牌优势。实施“三位一体”(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品牌发展战略。
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县域工业竞争力
致公党辽宁省委员会
装备制造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议:强化政策引领,打造产业集群;推进建设创新型企业,扶持高成长性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引导企业家建立健全股权结构,引进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结构优化。在经费投入、资金补助等方面支持企业,在福利待遇、住房安置等方面给予人才保障;深化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盈利能力;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培育新增长点;开发细分领域领先标志性产品,提升产业链丰厚度;组建产业联盟和公共检测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高原字号、初字号产品附加值。
我省百强县后备梯队培育情况及发展建议
农工党辽宁省委员会
加快培育百强县后备梯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路径选择。为此建议:1.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强化省级层面组织领导,成立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2.坚持系统谋划,完善县域发展政策体系。省级层面统一制定规划和行动方案,市县级制定配套规划和实施方案。3.统筹产业布局,打造产业强县。围绕全省22个产业链图谱,研究制定产业链实施方案,加快绘制本地区产业链图谱。4.主动融入“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格局,抓住重大发展契机,积极承接中心城市的资本和产业外溢。5.实现要素集聚,打造宜居宜业的软环境。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支撑辽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支撑辽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1.完善和发展政策。制定、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利用各类适宜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取得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2.培植龙头企业,开发林下经济精深加工产品。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打造林下特色产业精深加工产业链。通过专业经济组织加盟,建立“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林农”利益共同体。3.加大科技扶持,持续深入推进科技特派活动。建设好人才队伍,抓好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打造产学研基地。4.多元化筹集资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承包、租赁等投资主体参与林下经济建设。
加快县域开发区提档升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政协
为推动县域开发区提档升级,建议:1.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商贸、物流、生活设施等建设。2.推进产业集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强龙头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3.创新投融资管理体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推广邮储银行、农商银行“稳企贷”等业务。对工业用电高电价部分、煤改气高费用部分给予适当补助。4.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推动跨部门、跨事项、跨层级业务集成和数据融合,一站式、一个窗口、一次性为企业服务。落实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建议审批事项由开发区负责,改报批制为备案制。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民进辽宁省委员会
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使农产品价值得到大幅提升,提高农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建议:1.鼓励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制定金融促进、税收优惠等相关扶持措施。2.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优化网络平台,形成“互联网+农业”模式。3.注重全产业链建设。成立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分类别工作专班,对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行业政策、产业需求、产品市场等开展调研,推动规划布局及决策。4.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合作,突破技术难点,形成更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并转化利用。
利用综合金融工具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盟辽宁省委员会
为更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完善现有的县域金融格局,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更好满足县域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一是创新理念,建立现代金融思维,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生态。三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四是创新合作机制,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持县域发展。五是完善金融基础和征信体系建设。六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财政、金融和投资等各项配套改革,引导和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海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沿海县区培育新经济增长极
民革辽宁省委员会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是各地助力农产品深加工、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抓手。建议以大连海鲜为龙头,打造具有辽宁地方特色的海鲜预制菜细分领域,从省级层面支持大连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建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统筹对接上下游企业,组建辽宁海鲜预制菜产业联盟;建立覆盖全省的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打通企业拓展预制菜产业堵点,科学制订辽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引导预制菜企业融入新零售市场和探索新销售模式,引导企业利用“线下产业+现场消费”,形成战略咨询、品牌营销、直播电商、供应链整合、人才培训等多位一体的产业配套。
强化数字赋能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员会
为推动县域经济向“数”发展,建议:1.科学合理规划,做好县域规划与省、市各项建设规划衔接;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建到用的转变。2.优化数字经济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业;推动县域工业转型升级,在装备制造配套、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上发力;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跨境电商发展。3.加强数字经济产业信息保护,保障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数字经济产业信息数据使用;健全信息检测体系、网络安全防护屏障。4.提升企业品牌意识,推广品牌成功经验,强化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创建品牌优势。
因地制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县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
台盟辽宁省委员会
要积极统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增强对本地龙头企业的培育,为此建议:1.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农业品牌规划。在“特”字上做文章,建设优势特色品牌农业农产品示范村镇。2.积极构建产业链条,推进产业综合体建设。对区域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3.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担保、营商环境建设等手段,鼓励各金融机构增强对龙头企业的服务主动性。4.切实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龙头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各地形成县域龙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联系机制。
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强链补链的建议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为加快推进县域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建议:1.强化统筹设计,集中资源夯实集聚区强链补链基础。组建专家团队对接37个县域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提出强链补链一区一规划、一企一对策。2.强化科技下沉,以科技支撑农产品加工业强链。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科技成果下沉,探索建立“产业教授”“企业科学家”服务新模式;建议设立县域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产业科技专项基金。3.强化园区龙头企业引领实现补链。“招育并重”,突出“链条式招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吸引能力,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对集聚区实行整体化运营。4.强化人才保障。建议尽快制定推进辽宁乡村人才振兴意见。
关于促进农文旅融合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建议
大连市政协
为促进农文旅融合助力辽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建议: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支持在发展生态农牧业、规模化种植养殖、产品深加工基础上,升级乡村特色旅游产业。2.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发展主题,梳理挖掘特质旅游项目,系统打造特有品牌,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3.整合乡村资源,改善旅游产品及业态的布局,侧重农产品加工、衍生农产品和农趣手工艺品制作及农耕文化体验产品提供。4.搭建舞台“筑巢引凤”,以农文旅融合促进归乡人才就业创业。建立科技、金融、文化等高端人才清单,动态跟进服务,及时协助归乡人才解决生产、技术、销售、资金等难题。
把握五个关键环节推进开发区蝶变赋能展新姿
铁岭市政协
为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出以下建议:1.“瘦身”。剥离社会管理职能,优化开发区布局,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2.“强体”。科学设置内设机构,推进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优化协同高效,切实保障开发区建设资金需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组建“招商集团”。3.“搞活”。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多渠道招商,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4.“放权”。将市级各类经济管理审批权限最大化下放至开发区。5.“服务”。精简准入手续,简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资料,缩短审批时限。梳理政策“干货”,主动送政策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坚持“有事必到、无事不扰”。
关于推进辽西县域加快融入京津冀的建议
民建辽宁省委员会
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大部署,是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辽宁开放合作西门户和新增长极的战略举措。为此建议:1.以实现产业承载能力“新提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县(市)区产业规划,集中打造特色产业承接平台。2.以凸显区位和资源“新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旅游目的地等朝阳产业。3.以增强科研和市场“新动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4.以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5.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新平台”,引育并举,逐步实现“人才”优势。6.以营商环境建设“新突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县域电子商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工商联
针对我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电商各环节有机协作;发挥商协会优势;打造区域电商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公信力。2.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增加政府资金支持,依托现有融资贴息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建立资信评级、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等制度;探索建立信用担保体系。3.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县域电商人才培训;建立县域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农民电商实际操作能力。4.夯实物流基础设施。成立行业商协会;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完善和优化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培育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
关于优化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结构的建议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破解县域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建议:1.政策调整与精准招聘相结合。差异化实施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着力补齐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缺编短板。分学校、学段、学科招聘,合理设置全科教师招聘门槛及学历门槛。创新招聘方式,探索实践面谈考核、试讲评价。2.定向培养与转岗培训相结合。制定年度定向培养计划,实行转岗专任,鼓励教师转岗,加强转岗培训。3.提高待遇与优化编制相结合。根据教师担任的教职确定薪酬标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和教学点实施师资配备差异化政策。适当增加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编制,推进学校教师和领导交流轮岗。
关于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
省政协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别组
为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建议: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发展地域特色经济,解决青壮年农民就业,减少空巢老人出现。2.在村镇建立养老服务一条龙的服务机构。在农村建立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医服务机构。3.在村镇医疗机构旁开设公办、公建民营或私立的养老机构。依托医疗机构解决老年人医疗问题,并根据当地经济水平,收取自理、半自理、失能及日间护理费用。4.充实农村医疗力量、降低全科医师的准入门槛、医师多点执业彻底放开。每个村镇派驻两个以上医护人员开展巡诊。彻底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不对执业地点数量设限,鼓励退休、兼职、倒班等有空闲时间的医生到农村工作。
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
孙立鸿
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议:1.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基础,加快“农业五化”发展;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业新优势;加强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2.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型融合,即以农业为基础,同时植入文化、休闲、旅游等理念,形成交叉型融合模式。3.从驱动产业融合的因素出发寻求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通过主体利益驱动,改变农民处于利益分配机制末端局面;通过市场需求驱动,推动企业开发与创新。4.政府政策驱动。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进行市场监管,出台政策、法规等方式平稳发展国家宏观经济。
关于加快我省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王文刚
为加快我省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建议:1.鼓励“能人回乡”。要搭好台子,制定良好的财税政策和土地政策。要铺平路子,培育完善能人的知识技能结构。2.发掘“乡土人才”。大力发掘实用型乡土人才,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农村技术人才通过传技带徒等形式对乡土人才进行培训。3.培育“职业农民”。按照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情况开展培训。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壮大“技术队伍”。鼓励科技人员发掘并突破关键农业技术瓶颈。加大对农业应用研究的投入力度。建立面向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长效投入机制。
关于推进“辽字号”特色农业品牌效应最大化的建议
刘为民
为努力实现“辽字号”品牌效应最大化,建议:1.以“提质扩能”提增农产品品牌效益。优化品种和品质,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扩大跨区域种养规模,实现品牌外溢价值新突破。2.以“链式发展”提增全产业品牌效能。推动品牌产业化、产业品牌化,以品牌兴引领产业兴。推动产融结合,以培育龙头供应商融通品牌供应链。推动三产融合,以打造全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链。3.以“产城融合”提增各城市品牌效应。制定实施“辽字号”品牌提升战略。设计各市“辽字号”城市品牌IP形象。绘制“辽字号”城市品牌的全省地图。推出“辽字号”农产品的城市吉祥物。讲好“辽字号”品牌的城市故事。
责编:徐硕审核:徐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