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贝果博物馆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元气满满小橙子
网红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贝果了。
最近上海开出了一批颇具特色的贝果店,将贝果直接提升至五六十块一个。
看似不合理的价格,却依旧有很多人为它买单。
——贝果是咖啡馆、茶饮店常见的烘焙产品,它的走红路径,或许值得参考。
一、飙升至60元,每个贝果都有“感人的故事”
一家开在上海新天地的纽约贝果博物馆,号称“贝果界天花板”,开业当天就引来大波追随者,首日营业10分钟,就排队限流了,很多热门贝果早早售空了。
上海纽约贝果博物馆和Bagels&Schmears Cafe
图片来源:小红书@dudushine、趁热拿铁le
另一家是名字非常长的Bagels&Schmears Cafe,开在上海的热门打卡地——田子坊,早上7点开门迎客,一上午人满为患,中午就售罄了,同样火爆。
两家贝果店掀起了魔都的“贝果大战”,小小的圆圈面包身价倍涨,一时间成了抢手货,不少贝果店的客单价已经超过了50块。
上海贝果店消费人均价格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这些风头正劲的贝果店有着相同的打造思路:
1、把店开在城市热门地段
两家贝果店分别选在了上海的新天地与田子坊,既能蹭到热门打卡地的流量,又能“抬身价”,给品牌增加价值感。
2、复古美式装修,提供额外的打卡价值
这类贝果店,为凸显一个正宗,门店多走美式复古路线,最好桌椅都要远渡重洋,专门从美国中古店淘来的。
室内复古美式风格
图片来源:小红书@Yanwinnie
3、从12到60元的完整贝果产品线,主打高价值
之前我们印象中的贝果,多是10块左右,顶多撒点芝麻、添点红豆,或者加点花生酱等内馅。
这几家店直接把贝果剖开,把“大鱼大肉”添了进去,像汉堡一样,产品的身价就能直线上涨了。
贝果种类和价格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纽约贝果博物馆
4、产品卖得好,必须要有好故事
贝果加进了贵价食材,没点故事加持,也不敢卖这么贵。
像Bagels&Schmears Cafe,背后的故事是“斯坦福学霸,辞去百万年薪卖贝果”。
主理人从上海出发,辗转密西根、斯坦福,在纽约生活了7年,向纽约各路烘焙大神请教后,花了几十袋面粉,做了四千多只贝果,反复调试后,带着贝果学成归来。
所以你吃的贝果,不单单是贝果,是7年纽约生活的深厚沉淀,是那几十袋面粉的历练和成本,最后还能得到点赞数很高的朋友圈素材。
5、来自纽约的正宗贝果
没想到正不正宗这事,轮到了贝果,几家店一开,就激发了正宗纽约贝果的大讨论。
有人说纽约贝果表面有不均匀的气泡,是低温发酵的产物,会伴随时间流逝缓慢释放出香气,有更多元的层次感。
有人说贝果要外壳脆硬,用手敲还能敲出声,非常扎实,因此要水煮一下,更有嚼劲。
还有人说,不能肚脐眼塑形,影响发酵后膨大粘连,口感不佳……
无数人说来说去,也没有纽约贝果协会给出台个纽约贝果标准,但各家各户宣传的纽约正宗贝果,无疑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多加一份价值感。
这几点,是价值感不断叠加的过程,列个简单的公式就是
高价贝果=纽约正宗贝果+不断历练的品牌故事+复古美式装修+热门选址
二、趁着健康风潮,贝果早已“入侵”咖啡圈
当高价贝果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时,似乎一切都合理了,在贝果热潮之前,是来自银座的贵价吐司风潮。
在魔都这座魔幻且时尚的城市,人们不断追逐新鲜、洋气、新奇的事物,复购的问题也可以暂时抛在脑后,毕竟人流如潮水,来来往往,总有新客要来打卡体验。
在高价贝果出现前,贝果早已经“入侵”咖啡圈了。Tims天好咖啡、皮爷咖啡、Seesaw、Costa等咖啡品牌,都将咖啡与贝果搭在一起售卖。
随着健康风潮的兴起,大众印象中低油低糖,耐吃又百搭的贝果,成了烘焙圈新星,引来健身人士的热捧。
此外,贝果早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供应链很成熟。
1880年代,德裔犹太移民将贝果的制作方法引入纽约,技术革新后,贝果松软又有嚼劲,很快风靡了欧洲。
在1962年,贝果就在美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国内,量贩装的贝果已经到了三五块一个。
这两点让贝果没经过太多市场教育,就被大家快速接受,成为了很多品牌的拳头产品。
像主打“咖啡+暖食”的Tims天好咖啡,每两个月都会推出贝果新品,还有中式风味混搭的“马兰头贝果”这种新奇口味。
主打“咖啡+暖食”的Tims
图片来源:小红书@海口周三古着店
2022年全年Tims总计卖出超过950万个贝果及贝果相关产品,财报中还重点“表扬”了它。
至此我们也发现了贝果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与咖啡搭配可以拓宽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早餐、下午茶,甚至是午餐的场景,同时为品牌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提升了复购率。
比如Tims推出了25.9的午餐套餐,包含贝果+饮品,继续拓宽应用场景。
如今,“网红”贝果店的排队人潮已经少了很多。高价与“平民”,贝果走向了两个极端,但谁会长久地运营下去,只能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