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三顿半官宣了其新一代7.0产品——三顿半数字星球系列(钻石星尘™晶体版),以及限量1000份的“钻石星尘™探索纪念”。


(资料图)

据三顿半介绍,相比6.0版本,这版粉体呈现出了钻石般的光芒,饱满度大幅提升。更蓬松的粉体结构,让其实现了“不搅拌也不会抱团”的溶解效率。

三顿半数字星球晶体版

图片来源:三顿半

左为7.0,右为6.0版本

图片来源:三顿半

据悉,数字星球晶体版与纪念版将于27日在三顿半小程序「隐藏世界」上正式开售,前者还将于9月正式上线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渠道,价格体系不变,混合装15杯定价119元,实际单杯价约7.5元。

左为数字星球晶体版,右为纪念版

图片来源:三顿半

在冻干咖啡粉掀起浪潮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速溶咖啡都很少出现产品方面的创新。业内对咖啡故事的热情,逐渐转移到了现磨咖啡花样不断的搭配和万店神话上。

相比动辄增速四五十个点的现磨咖啡品牌,速溶咖啡的增长称不上快,甚至有些“死气沉沉”。但其作为咖啡行业的“基石”,占整个咖啡市场规模的比例依旧在52%~92%,现磨咖啡仅占5%~27%。

*以上市场规模综合欧睿、观研天下、阿里等机构数据所得

2018年靠一款“小罐子”咖啡打响名声的三顿半,这次推出的新品有何看点?我们采访到了三顿半团队。他们表示,在显著感知到的产品外观与溶解速度变化背后,7.0的升级更是一次整体工艺的升级。

具体有哪些升级?是如何实现的?他们关于咖啡有怎样的思考?下文将详细展开。

一、三项产品突破:溶解度、风味和生豆溯源

1、改造粉体,从结构上提升溶解效率

虽然钻石星尘般的视觉感受是这次新品最显著的变化,但三顿半却说,这并不是最初的动力。

产品经理介绍时提到,咖啡晶体之所以会闪耀,是因为晶体表面积相比以前更大,从而光的折射更明显。但更本质的是,晶体表面积越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溶解速度和效果就越好。

左为6.0版本,右为7.0

图片来源:三顿半

同时,咖啡粉是一个多孔结构,孔里会包埋气体。细粉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小,但却包裹着更多空气(更重),于是就很容易带着空气一起下沉,产生“抱团”现象;与牛奶接触时,还容易因为粒径小,被脂肪包浆。这些现象在结构更“蓬松”、粒径和表面积更大、含水量更低的钻石星尘粉中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以前用户打开“小罐子”,会发现里面只有一半或是1/3的粉,不太饱满。现在由于晶体结构变大,“小罐子”的饱满度也得到了翻倍的提升。

三顿半钻石星尘粉与6.0粉体的对比

图片来源:三顿半

品牌告诉我们,其实钻石星尘粉的晶体状态,在“小罐子”第一天诞生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但当时还无法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保持稳定,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如何进行工业化的稳定输出。

2、优化系统,在超即溶咖啡中还原蓝山

打开纪念版的瓦楞纸包装,可以看到三种风味的产品——数字星球系列(1~6号)之一、日晒瑰夏和水洗蓝山,以及一张豆卡,豆卡上详细介绍了所使用咖啡的生豆产地、品种、处理法和风味。

三顿半“钻石星尘™探索纪念”

图片来源:FBIF拍摄

公开报道显示,三顿半将风味管理系统视为品牌自己的“护城河”。在外观、溶解度等显性要素背后,他们在6.0版本中已经可以还原上百种咖啡风味。品牌表示,这次先行版中的瑰夏和蓝山,展现了他们对可还原风味阈值的进一步突破。

左图为水洗蓝山,右图为日晒瑰夏

图片来源:三顿半

作为咖啡届“新贵”的瑰夏和“老钱”蓝山,无疑是精品咖啡的顶级代表,具有产地微气候下形成的丰富风味。咖啡豆的风味物质越多,在萃取中能被表达的空间就越大。

在6.0的机器上,三顿半也做过瑰夏和蓝山,当时的效果还没那么好。他们介绍到,由于新一代萃制系统进一步拓宽了对风味的覆盖范围,现在对瑰夏和蓝山这样的豆子,也可以进行精细的表达。

在工业化生产中,要还原一杯咖啡的风味,绝不只是靠近几年火起来的冻干技术,而是要靠生豆烘焙、研磨萃取、干燥粉碎、罐装封口等一系列环节:源头的生豆是否有丰富的风味物质?烘焙和萃取能否提取出来?干燥粉碎、罐装以及储存的过程中能否最大程度保留风味?

咖啡行业中有种说法,一杯咖啡的品质70%来源于豆子,20%来源于烘焙,10%才是冲泡。在三顿半看来,源头产品——即咖啡豆的多彩决定了终端产品的多彩。因此,他们为每一款风味定制了不同产地、品种、处理法的生豆组合。针对每种组合与意象,也定制了专门的烘焙曲线,以更好地激发例如酸度、甜感和醇苦等风味。

例如1号光环世界,就使用了3支埃塞不同产区的豆子和1支危地马拉的豆子进行拼配,从处理法来看,又有日晒和厌氧日晒。

图片来源:三顿半天猫旗舰店

在萃取环节,三顿半的新一代工艺据悉可以更精细地把控萃取时长、温度、力度,而这背后,是对机械的改造。品牌提到,其中萃取头就使用了更好的材料、更精密的加工,以往可能从其他工厂采购,后来,三顿半工厂开始自己打磨机械。为了一个萃取头,别人可能不愿意配合,但他们自己愿意花上好几天的时间。

接着就来到了风味的“保留”,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热量,而热量则是风味物质的宿敌,因此,他们对粉碎的方式进行了适配,并改造了后段设备,以尽可能减少热量导致的风味流失。

我们在撕开新品封口时,还感觉“封口膜更硬”了。但品牌告诉我们,材质并没有变硬,而是因为对封口力度进行了调整,封口更紧,密封性更强。目前,数字星球晶体版已经可以实现540天的风味保质期。

通过每个生产环节的细节优化,和缩短不同环节之间的生产衔接,三顿半才实现了目前对风味的还原效果。在这次先行版中,他们还设计了一个与风味、钻石星尘,在意象上相通的周边——棱镜。

左图为钻石星尘粉,右图为周边“星球幻彩棱镜”

图片来源:三顿半

棱镜这一光学器材可以通过折射,呈现出光的不同色彩;而三顿半告诉我们,他们也希望通过晶体版的整条生产工艺,展现“咖啡风味的波谱与多彩”。在他们看来,五官之间能够产生“通感”,通过视觉感受,与冲泡咖啡的嗅觉、饮用咖啡的味觉感受共鸣,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加多维的体验。

3、生豆溯源,想让精品咖啡大众化

据了解,三顿半在这次粉体换代之后,还将上线一套产品溯源体系。届时,用户可以看到每颗“小罐子”对应的重要生产节点的关键信息,乃至罐装封口环节的高速摄影照片。

三顿半数字星球晶体版

图片来源:三顿半

在用户端背后,每⼀颗数字星球⼩罐咖啡被记录分析的信息,都会联⽹上传⾄三顿半的产品数据库。他们提到,这不只是出于数字化的目的,也是出于对精品咖啡理念的实践。

对于精品咖啡,笔者比较认可其核心是“产区独特微气候培育出来的风味”,与精品酒、精品巧克力相似,都倡导将食材产地和制作过程清晰地传递给消费者。

从左至右依次为咖啡果、霞多丽葡萄、可可果

图片来源:Pixabay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咖啡赛道上,为什么要实践缺乏商业吸引力的精品咖啡理念?三顿半创始人吴骏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户对咖啡的需求主要分为“功能”和“风味”两端。目前,通过快饮、数字星球、0号、7号、咖啡液和配饮等产品,三顿半已经完成了对“从功能到风味”的基础布局。但在这之中,他们始终要考虑的是长远的发展。

长远来看,他们认为,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一定是“风味”,对于精品咖啡,精品是态度,不是价格,市场是大众,不是稀有。生豆溯源,可以理解为是他们表达精品咖啡的方式之一。

二、三个探索指南:生产工艺、用户体验和风味旅程

近两年来,新消费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三顿半却维持了一个不喧嚣、不沉默、销售和团队规模持续扩张、仍然在生产与供应链上做出投入的状态,原因为何?笔者发现,他们的行为基本遵循三个探索指南:产品与生产工艺、用户体验和风味旅程。

这三点,几乎都不受益于行业红利,也不受限于行业回落。

1、发现“不完美之处”

在前述分析中可以看到,许多产品的可能性和差异化都赖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升级改造,而市面上的研磨设备、罐装设备都比较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三顿半表示,他们在机械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理念。

比如饱满度翻倍和钻头。以前粉体体积只到“小罐子”的1/3,其实是因为钻头要钻到一半深度时,才能往罐子里填粉,于是,三顿半自研了一整套的罐装设备,让壳体的上层空间能够被应用。

比如粗粉的晶体状态为什么以前无法实现大规模稳定输出?小规模生产时,可以使用外采的设备和半手工的方式,但大规模时,必须要同时考虑到罐装不均匀晶体粗粉时的精度和效率,以及封膜时的精度和熔点,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自研定制化设备才能实现。

钻石星尘粉体积几乎是6.0版本的两倍

图片来源:三顿半

这种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思维,和创始团队的经历也有或多或少的关联。2011年,吴骏和团队在咖啡店之外,新做了一个家居生活品牌。在那个过程中,他们几乎是系统地学习了陶瓷、玻璃、五金、木件、涂装、制模等等大量的材质和加工技术,建立了对产品工艺的初步认知。现在看来,这种认知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三顿半成立后来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2020年他们与白矮星控股的一家企业合资成立了一家从烘焙到冻干一体化的咖啡精加工工厂。据了解,白矮星的创始人进入咖啡行业的开端,也是咖啡馆。作为合作伙伴的两人对咖啡都有巨大的热爱,对事物有好奇心,也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解决问题。

在遇到挑战和难点时,大家都不用说服彼此“将小罐子做成钻石星尘晶体的样子”,因为彼此都感同身受,产品依旧存在“不完美之处”。

2、深入用户体验触点

在三顿半的产品创新探索中,有两条不太一样的思路。对于已有产品的迭代,他们几乎遵循了用户体验的原则,不断发问:这样用户体验会变得更好吗?

比如以前用户撕开封口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胶、或不平整,那么在迭代时就要避免这个不好的体验。再比如前述提到的改善粉体饱满度、提升溶解速度、通过溯源码让用户了解生产流程。

新品的封口撕开状态

图片来源:三顿半

具体而言,他们对用户体验的管理基本遵循了用户旅程设计的原则,优化每个体验触点,包括看到第一张产品照片、视频,搜索一个关键词,点击一个内容,到交易、交付、打开、冲泡、饮用,再到存储小罐子等,并将其梳理为了消费体验、文化体验和社会化体验三个方面。

在品牌看来,当用户触点被梳理出来,很多事情其实就不用数据再体现,作为咖啡爱好者和从业者,应该对这些体验感同身受。

3、沿着风味的旅程

在未知的产品上,三顿半则并不会做太多的用户和市场调研,而是依照对“风味旅程”的理解来探索。他们看来,用户感知风味有三部曲:风味的感知、风味的连接和风味的循环。

咖啡风味可以在各个层面被表达,例如数字星球系列从1~6号的风味和拼配设计,0号系列与各地咖啡馆打造的产地咖啡,7号云南系列的花、山、云。这是风味的感知。

8月,品牌基于3号和4号数字咖啡星球的意象,与独立酿酒师品牌「姜瑜酝酿」和葡萄酒品牌「DoubleDuck成双」合作打造了两款“星球风味酒”。这是风味的连接。他们认为,咖啡与许多饮食的风味存在相通之处,有1号咖啡,就可以有1号的酒。

三顿半“星球风味酒”

图片来源:小红书@nicole

咖啡豆和风味产于自然,而咖啡的终端产品如咖啡渣、小罐子,品牌也希望让其尽可能循环利用、回归自然。这是风味的循环。对于所有可能性的东西,他们都是以“风味旅程”的视野去看待的。因为全新的事物,通常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参考。

三、结语

这次交流中,我们还向三顿半提出过一个问题:

在你们的想象中,咖啡会有一个终极形态吗?

吴骏回道:

终极是答案,而三顿半是旅程、是探索,旅程和探索不一定有答案,也不一定需要答案。饮食的本质是功能,但我们希望探索的是风味,风味是一种“关系”。市场份额或许有终局,但风味作为一种关系没有终局,它是绵延不尽的。

加入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