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兰州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

狠抓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推广有机替代无机、改进施肥方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兽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有序推进,确定甘肃新希望等5家企业开展减抗行动,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田间地膜残留监测,建立健全回收体系,设置农药包装集中回收处理点18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逐步提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81天,平均达标率88.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61项指标)达标率100%,4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排查整治企业危废管理问题156个,规范处置危险废弃物3.4万吨。

全面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11家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处置食源性疾病事件7起,完成食品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采样64份、报送监测数据178条,实施食品安全风险专项监测29批次、农产品风险监测366批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742批次、快检13361批次、重点农产品监督抽查230批次,食品安全监管靶向性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健全新区、园区、乡镇、村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确定网格管理员85名。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融合省级追溯平台开具农产品合格证11700余张,带证上市农产品845吨。积极推进“阳光安农”试点,天欣养殖、新希望等大型养殖企业安装视频监控。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6家规模化种养殖生产主体入驻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4家溯源主体入驻国家追溯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监管。

充分运用智慧监管手段。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单位1115家,接入设备2311台,利用智慧化监管体系优势,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依托“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对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学校食堂、农家乐等不间断网上巡查13407次、记分处理2139次,并制定“风险清单”,深入抓好整改销号,强化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强化食品生产源头管控。与省食检院建立互助协作机制,为3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切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从源头紧抓食品安全质量。14家A、B级生产企业全覆盖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压紧靠实企业主体责任,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深化小作坊综合治理,强化登记管理,建立78家小作坊“一户一档”电子档案。扎实推进“食安抽考”工作,18家在产企业100%参加考核,合格率10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