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核桃成熟,颗颗青果挂满枝头。今年保康县核桃产量预计超过1300万斤,产值超2亿元。
从产量不足200万斤、产值2000万元起步,保康县15载接力,将小核桃打造成山区富民产业。
定下目标接力干
保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有大小山头3100余个,大小山沟3300余条。山高路远,产业滞后,系湖北省9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2006年,时任县委书记陈丰林主导,保康掀起“产业发展之路”大讨论。调研、分析、争论,2007年8月,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并定下打造“全省核桃第一县”和“全国核桃重点县”发展目标。随后,县里请湖北省林科院编制《保康县发展50万亩核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起步之初,保康面临“种苗品类低劣、技术能力匮乏”的窘境。
选苗是第一位!县里派工作专班走南到北实地考察。“选核桃苗在冬季,常遭遇冰雪天气。2009年在河南,被大雪困在车里两天一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永高回忆说。
为选好种苗,工作专班对国家推荐名录中168种核桃苗逐一筛选,到2010年,最终选定“清香”“绿岭”“辽系”“中林”4个。
县里挤出7个事业编制,成立核桃技术推广中心;将核桃产业技术服务纳入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范畴,每个乡镇配备2至3名专职人员;统筹退耕还林、低丘林地改造等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至2012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500亩以上核桃专业村57个,百亩以上连片基地225块。
干部带头促攻坚
核桃成熟需8至10年,很多林农“等不及”。2012年起,林农砍树屡见不鲜。
质疑声中,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领导干部包点示范,干给群众看。
陈永高包保城关镇三溪沟村,他对林农说:“给我一年时间,我负责种,收成归大家。”一年后,试点的城关镇三溪沟、寺坪镇皮家坡、店垭镇将军坡等核桃基地开始挂果,林农们获得收益,放下斧头。
度过危机,保康核桃步入发展快车道。2013年,保康县与省林科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鑫农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俊豪2012年开始种核桃,每亩22株,效益不高。省林科院经济林所博士徐永杰指出问题:密度太高,树冠伸展不开,阳光无法穿透,因而挂果率低、果实小。
“现在每亩只种10至12株,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徐俊豪说,三溪沟村45户人家种植核桃106亩,其中32户贫困户靠此脱贫致富。 目前,保康县已与中国林科院、省林科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单位建立科技合作,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
核桃引来百业兴
这个夏天,湖北圭萃园农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景志拿出大手笔:投资千万元开发核桃多肽粉生产线。2020年,该公司销售核桃油120吨,销售核桃乳800万罐,产值超过1亿元。
一颗小核桃,引来百业兴——
一个个“核桃+”林下种植模式广泛推行,“核桃+茶叶”“核桃+柴胡”“核桃+油用牡丹”“核桃+药材”等新型组合助力林农增收;
一款款金融产品全面推广,建行保康支行推出无抵押信用“核桃贷”,已有71户信用社和林农申请,中国人寿财险保康支公司推出“核桃险”,每亩核桃基地支付保费120元(财政补贴72元、林农出资48元),可获得2000元保额,已参保1.2万亩。
一项项红利正在释放,全县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提供劳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减少土壤养分流失量3万吨,固碳量11万吨,累计提高森林覆盖率6个百分点。
如今的保康,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该县县委书记冯云波说:“一任接着一任干,小核桃变成大产业,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久久为功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保康核桃的接力赛,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