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谱写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2023年,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辽宁将经济增长赶上全国水平定为首战之年的目标。

翻开辽宁上半年经济数据“成绩单”,表现超出预期。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


(相关资料图)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辽宁全面振兴的主动力。一项项亮眼指标,背后是辽宁“进”的态势,“优”的结构,“新”的动能。

将着力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让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如今,辽宁正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以超常规举措打一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关中,奋力谱奏一首振兴发展“协奏曲”。

稳中求进实现“开门红”

盛夏时节,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批新项目建设持续升温,不时可以看到大型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

贺利氏特种光源生产基地项目近日在这里正式开工。去年10月,贺利氏集团曾在此投资5亿元建设石英半导体生产基地项目,仅仅9个月,贺利氏集团再次追加投资,建设特种光源项目;不远处,总投资15亿元的华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也刚刚开工,这个主要为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配套汽车底盘、内外饰件和电池壳体等产品的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年新增产值18亿元。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更是经济的晴雨表。纵观辽宁上半年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投资量中有质,大项目纷至沓来。上半年,辽宁工业投资额增长13.1%,新开工建设项目个数达2563个,完成投资额增长13.9%。辽宁抓好项目建设、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彰显出极强的工业引力。

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SK海力士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国中化扬农大型精细化工项目、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等大项目接连在辽开工建设;西鞍山铁矿采选等2404个续建项目复工,泰峰锂业等425个项目建成投产……持续优化的投资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高质量项目落子辽宁。

练好“看家本领”,工业增长加快。今年上半年,辽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装备、石化、冶金三大行业分别同比增长12.6%、3%、5.7%。

“增资扩产的背后是企业利润大幅改善,对未来预期持续向好。”沈阳市工信局局长张文哲说,以沈鼓集团为例,上半年,企业先后签订了中石油长庆油田渝37储气库和国家管网金坛储气库等多个重大项目,在新产业、新市场、新业务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服务市场总订货额同比增长140.7%。

“三资并进”,投资结构在优化。今年上半年,中央项目完成投资增长62.9%;截至6月末,辽宁省市场主体发展到489.96万户,同比增长6.88%;华晨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沙特阿美参与投资的盘锦精细化工项目等外资项目先后开工,新到位外资23.7亿美元。 国资、民资、外资“三资联动”的新格局正推动辽宁内优存量、外扩增量,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6月中旬大连举行的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大会上,24个外资项目现场签约,产业类别涵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总投资约270亿元人民币。

日本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说:“大连一直是日资企业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作为中国日本商会代表,我们希望帮助日资企业更及时地了解政策和市场,持续深耕大连。”

一手抓增量,一手抓存量。辽宁鞍山火车站前,总投资30亿元的新港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工地上,工人正在进行水泥浇筑。由于拆迁困难等原因,该项目从2007年5月第一个地块摘牌至2022年7月开工,曾经闲置长达15年,项目方几度想过放弃。

“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掉,就可以让沉睡的项目变成发展的动力。”鞍山市委书记王忠昆说,近年来,鞍山市下大力气打通了一批搁置大项目的堵点,一企一策推动项目复工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劲支撑。

聚焦高质量书写“硬核答卷”

蓝色车身,虽是传统内燃机车外观,但内里却搭载大容量动力电池。前不久,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首台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交付用户。“该机车是小功率新能源机车产品,采用平台化、系列化、模块化、通用化及标准化设计方法。”该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刚说,该机车平台的搭建将为企业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量的合理增长离不开质的有效提升。辽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工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顶梁柱”提能级,重塑传统产业动力源。

在沈鼓集团转子车间,一身蓝色工装的数控车工马长好,正端坐在工位机前,通过“云网”系统获取当天的加工任务和相关数据文件。这家老牌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在发生的“智变”,推动产品提档升级,在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千万吨级炼油压缩机、大型长输管线电驱压缩机等领域实现了核心设备国产化突破。

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在这里奔腾、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自这里腾飞、第一艘万吨巨轮从这里起航……曾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辽宁,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正通过建平台、创场景、优效益,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

“企业正推进‘产品+服务’智能化升级,由单机智能化向系统级智能化、工厂级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大型智慧焦炉、无人化连续卸船机等产品核心技术的优化迭代。”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副总经理董炜说。

持续向高端、智能、绿色发力,让这家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质量不断跃升。今年上半年,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30.2%,新增订货额同比增长21.9%,利润同比增长181.4%。

“新赛道”上规模,再造新兴产业生态圈。

移动机器人来回穿梭,工业机器人“卖力”焊接,蛇形特种机器人自如伸缩……这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机器人装配调试车间里“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场景。

长期以来,辽宁以“老字号”“原字号”产业“打天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发展步伐慢。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曾经撰写文章,将东北产业踩不上“点”、跟不上潮流现象称为“产业结构偏离”之困。

新兴产业“盆景”变“风景”。近年来,辽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优势,明确既要抓好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也要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

不久前,在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锂电池、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发布应用场景,投资总额达185亿元的12个新能源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同时,采埃孚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及电机生产设备基地等数十个新能源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铁西区将培育千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东北新能源产业基地。”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说。

今年上半年,辽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7.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7.4%。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创新牌”迈台阶,点燃科技创新驱动力。

在大连金普新区的科德数控恒温恒湿地藏式生产车间里,一台台企业自主研制的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格外醒目,技术工人们正在做出厂前的最后调试。“这些机床实现了关键核心部件全部国产自主可控,性能可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科德数控董事长于本宏说。

近年来,辽宁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布局建设辽宁实验室,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今年初,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研发的核主泵变频器交付,这一设备被称为核电装置的“冠状动脉”,要求可靠性达到99.9999%,意味着10年内不能有非计划停机。此前,我国的这一装置一直受制于海外。

聚焦“卡脖子”领域,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辽宁先后攻克了百万吨级乙烯三机、五轴运动控制、铁路信号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1100k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平台型智能机床等世界首创的高端产品,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改善民生交出亮眼“成绩单”

当前,正值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与炎热的天气一样,沈阳市各大夜市当下也呈现出异常火热的景象。

火爆——这是记者连日来在沈阳市各大夜市走访时的最大感受。

不久前,沈阳市浑南区市民刘洪鹏发现家附近的一条人行长廊突然变成了夜市。因背靠大型商场、毗邻地铁站及体育场,该夜市一经开市,就“红出圈”。一位在夜市经营“水吧”的商户告诉记者,这里的人流量超乎他的预期,尤其是近期周围体育场频繁举办大型演唱会,其销售额也直线上涨。他预计,他的摊位今夏利润将突破7万元。

人声鼎沸的中街、熙熙攘攘的太原街、烟火沸腾的老北市……这个夏天,沈阳“夜经济”活跃了起来。美食汇、灯光秀、音乐节等全方位夜场景打造五彩缤纷欢乐城的同时,夜间消费活力也被激发,各种新奇有趣的体验,也成为人们追捧的新风潮。

越来越活跃的夜经济不仅是上半年辽宁经济形势的缩影,也映射出当前辽宁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着力改善民生。

在改造后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六祥社区,原本水泥色的楼体被喷涂上真石漆。“外墙增加保温层,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二至三摄氏度,楼顶重做保温和防水层,加装太阳能庭院照明灯。”负责六祥社区改造工程的中交二航局甘井子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娄勇说。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年来,辽宁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民生短板的重要工程。辽宁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上半年,辽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全省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66个,超过年初计划的1200个目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辽宁狠抓就业工作,并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作为工作重点。2023年上半年,辽宁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4万人,同比增长3.6%;18岁至45岁中青年群体新就业占比稳步上升,达65.2%。“下半年,我们还将重点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强化对接服务保障,确保每个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都能获得见习机会。2023年,辽宁省计划全年募集不少于2.2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上半年,全省已募集1.5万个就业见习岗位。”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双友说。

兜底保障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辽宁围绕为民办实事,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更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暖民心的行动。上半年,辽宁投入大量资金提高低保对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截至6月30日,全省14个市全部出台了本地区提标文件。”辽宁省民政厅副厅长王茂彦说,提标后,辽宁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提高5.2%,城乡低保标准比值由1.29:1缩小到1.25:1。其中,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727元/月提高到753元/月,提高3.6%;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6754元/年提高到7211元/年,提高6.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9月份,沈阳地铁2号线南延线、4号线一期将实现初期运营。届时,困扰市民多年的地铁2号线“断头线”将被打通。未来,市民可乘坐地铁直达机场,出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辽宁省一些干部表示,全省上下抓发展、谋突破、促振兴的热潮持续升温,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势头愈发强劲。

风劲潮涌,逐浪前行。

展望未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与挑战,辽宁正以勇当先锋、时不我待的闯劲和拼劲,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记者:牛纪伟 白涌泉 郭翔 于也童

责任编辑:张师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