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疼痛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痛经作为一种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疼痛症状,困扰着很多女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左蕾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痛经是指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部位出现的一种周期性的疼痛。其临床表现除了小腹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不适,严重时可因疼痛导致昏厥。
“痛经可以开始于月经期,也可以开始于经前1-3天。痛经患者的疼痛通常在月经开始24小时后达到高峰,2-3天后缓解。”左蕾说。
在医学上,根据有无盆腔器质性疾病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左蕾表示,原发性痛经病因不明确,不伴盆腔器质性疾病。临床上80%-90%的痛经都是原发性痛经,其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初潮后1-2年就会有痛经出现。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表现为反复痉挛性中线盆腔痛。
继发性痛经病因明确,是盆腔器质性疾病而引发的经期腹痛。盆腔器质性疾病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感染、子宫内膜息肉等。继发性痛经往往较晚发生,会逐渐加重,且随着相关盆腔病因的治疗而缓解或改善。继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部位可以在腹部中线,也可能在双侧下腹部,或在单侧下腹部等。
那么,出现痛经该如何应对呢?左蕾建议,对于原发性痛经对症处理很重要,患者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低脂饮食,保证充足营养;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冷刺激。可通过局部热敷或理疗缓解疼痛。如疼痛难以忍受,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缓解疼痛。如果是继发性痛经,患者应首先到妇科就诊,针对引起痛经的原因进行治疗。(视频制作:实习生王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