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当大街小巷上满是自行车的时候,钱学森却给国家提出了一条建议:“跳过汽油、柴油,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

这句话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我们眼中司空见惯的“新能源汽车”,在当时还是天方夜谭……


【资料图】

自钱学森回国后,我国科技事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钱学森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用在了国家科技建设事业上。

上世纪80年代末,钱学森就作为我国出色的科学家,受邀参观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一次国际沟通中,钱学森凭借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当时所有人都被英国的繁荣所震撼,一路上惊叫不已,唯独钱学森面色凝重,盯着大街上疾驰而过的汽车,陷入了沉沉的深思,钱学森在计算,这些奔跑的汽车,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燃油。

钱学森意识到,我国未来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将会无比巨大,如何才能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国家的能源需求?如果未来柴油和汽油都用完了,那我们国家又该如何解决呢?

整个参观过程中,钱学森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一直到回国,他才终于找到答案。

钱学森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跳过汽油、柴油汽车,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也许就能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回国后,钱学森立马投身研究和调查,他发现世界上所有比我们强大的国家,都在研究一种大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实现长时间续航,充电效率也很高。

如果研究成功,新能源汽车最根本的问题就解决了。

钱学森兴奋极了,在那个燃油汽车都是稀缺品,人人都将电动车当成小孩子玩具的年代,钱学森却提出了一个“天方夜谭”的计划。

1992年,钱学森给国家提出建议:“跳过汽油、柴油,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

钱学森在信中提出了汽油车和柴油车的弊端与危害,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也写在了里面,他认为,如果我国能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在新能源技术上,是完全有实力跳过汽油、柴油阶段,实现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中央收到这封建议信后,非常感动,钱学森字字血泪,都是在为国家的未来考虑。

可惜的是,最终我国仍旧选择了传统工业模式,发展了汽油和柴油技术。

当时我国采纳了钱学森的意见,但是在实际投入建设后,出现了两个难以攻克的难题。

一个是新能源电池,对当时我国的技术水平来说,要造出如此大功率的电池,还要保持安全性,明显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个问题就是让电池和发动机连接,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

所以我国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工业模式,还好我国的汽油和柴油储备还算充足,足以支撑大规模使用。

时至今日,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位于世界前列,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硕果,离不开钱学森等伟大科学家的努力和付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