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如何保障应急事件下粮油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补齐短板,进一步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粮食应急管理精准性,优化粮食应急储备结构合理性,加强加工转化能力可及性,完善应急供应渠道协同性,提高监测预警体系敏锐性。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近年来,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重大应急事件频繁发生,加剧粮食波动风险。如何保障应急事件下粮油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题中应有之义。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如果对突发重大应急事件处理不力、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全球性粮食安全危机。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储备充足,建立涵盖粮食应急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各环节的应急保障体系,应急保供能力显著提升,抵御住了突发重大应急事件的轮番冲击,有效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近年来我国粮油储备不断充实,成品粮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扎实。成品粮能迅速投入市场,是应对紧急情况下确保粮食供应的第一道防线。我国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建立15天以上的成品粮储备库存,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还结合应对疫情保供稳市的经验,要求辖区内地级市建立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储备,以保障关键时刻的应急需要。我国稻谷、小麦等原粮储备充足,加工能力强,粮食应急日加工能力够全国人民吃两天,可有效保障成品粮后续供应。粮食应急物流快捷高效,形成由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可在最短时间内把成品粮运送到消费终端市场。

应急保障中心是应急事件下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加快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推动形成粮食储备、加工、配送、供应功能集成的区域、省、市、县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有效衔接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确保区域粮食应急供应稳定高效。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2983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聚焦粮食应急保障网点建设不足的薄弱县(市、区、旗),持续充实网点数量并优化网点布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县级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来,全国有11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这些企业平时按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在粮食应急状态下承担粮食应急保障任务,有效发挥应急保障作用。

为做到有备无患,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扎实推进《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目前有19个省(区、市)修订印发省级粮食应急预案,333个地级市均具备粮食应急预案,2431个县具备县级粮食应急预案。各地不断加强粮食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粮食应急预案在实战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应急粮食在紧急情况下调得动、用得上,保证粮食供应安全。

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补齐短板,进一步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粮食应急管理精准性,优化粮食应急储备结构合理性,加强加工转化能力可及性,完善应急供应渠道协同性,提高监测预警体系敏锐性。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粮食安全领域风险防范,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防患于未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