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福州闽清三溪乡,油香四溢。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结满果实,家家户户上山采收笑意盈盈。油厂里,风干的油茶籽一车接一车运入,一桶桶金黄的茶油运出,整个乡村都沉浸在忙碌的氛围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凭借着长年来对油茶的深耕,一个个致富带头人、老手艺人带着乡民们炼出“科技油”“致富油”“文化油”。如今,三溪茶油正飘香振兴路。

在高山上炼“科技油”

从三溪乡政府驱车,经过30多分钟的蜿蜒山路,就到了位于上洋村的白岩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闽清县唯一实现油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市级龙头企业。

这间高山上的厂房,每年冬天是这里最“热”的时候。“一到油茶果采收前夕,就有种植户来预定加工。”公司主管何希斌告诉记者。

走进厂区,经过前期加工烘干的油茶籽整齐堆放,两台立式的榨油机正在自动榨取茶油。从油茶果处理,到压榨出毛油、精炼、灌装,在白岩山,机械化生产贯穿了几乎每一环节,精炼设备年产能可达7000多吨。“可以满足全县的油茶加工。”何希斌说。

与传统家庭小作坊榨油相比,在这间厂房内,最大的不同是油茶果可以直接进场。

何希斌介绍,过去,从山上采收的油茶果要经太阳晒干后才能进入后续环节。“如久雨不晴,就影响了加工,油茶果还会产生霉菌病变。”

为破解天气限制,何希斌和几个合伙人研发了一套机械设备。油茶青果直接进车间,由机械完成剥壳、籽壳分离,籽进入烘干房热气烘干。“用机械代替人工,这样一来,免去了人力处理中的波折,生产效率可以提高70%,保持了油茶籽的新鲜度,保证了毛油的固有质量。”何希斌说。

与工艺升级改造相伴的是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在闽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该厂生产的“白岩山茶油”达到了国家压榨油茶籽油的一级成品油标准,这也让油茶籽油能够走进更大、更高端的市场。

今年,白岩山油茶公司还携手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研究出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滋气味的原香型油茶籽油。

在家门口炼“致富油”

眼下时节,山间的油茶果已采收完毕,村民郑东钗正忙着晒果榨油。“农忙时节,一个月帮工就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我们家种的3亩油茶果榨油按市场价也能增收几千元。”郑东钗乐呵呵地说。

在三溪,油茶种植是不少村民的营生之道,全乡现有油茶种植面积6000多亩。

好山好水育好果。三溪乡平均海拔365米,适宜油茶种植,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孕育出了绿色生态的油茶树和油茶果。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种植油茶增收致富,在创办白岩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初,何希斌等就同省林科院等科研机构联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高山上开辟了一片生态油茶种植基地,引入优质新品种——闽优系列进行培育推广。“这一品种的油茶果一果多籽,出油率更高,4公斤干茶籽可榨1公斤油。”何希斌说。

在白岩山茶油公司种植基地示范带动下,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培育推广良种、基地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指导、代农户加工销售等方式,带动全县2600多户农户发展油茶生产,推动了全县油茶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1300多万元。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村民们在基地靠采收油茶果、管理油茶树增收,周边有些农户也开荒山,种起了自己的油茶树。”三溪乡上洋村村支书郑东勇说,越来越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在百年油坊炼“文化油”

在茶油产业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潮流中,三溪的溪源老油坊是一个特例。

走进溪源村,循着阵阵醇香,就到了溪源老油坊。油坊内,伴随着木质工具的吱呀声,工人忙得脚不沾地。

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油坊,是闽清县唯一一家仍在使用传统技艺的榨油坊。坊内精巧紧凑,几座火炕、一架碾盘、一个锅甑,榨油所需的设备一应俱全。里面还摆着几只从民国时期留存至今的油桶,俨然一枚老油坊的“活标本”。

“更珍贵的是我们的榨油工艺。”作为油坊主,年近古稀的张宗明已和榨油打了30多年交道,和记者谈话间,他和几个师傅手底不停。从烘干、碾粉、过筛,到干蒸、包饼、挤榨,最后榨出的茶油金黄而澄澈。“这里面每道工序都有讲究。”

百年油坊沿用至今的榨油工序,与《天工开物》的榨油记载基本相同。2018年,溪源油坊的榨油技艺也被列为了市级非遗技艺。

把油坊里的老手艺守到今天,对于张宗明来说并不容易。“工人工资不高,留人难。”张宗明说,干了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还是几位老伙计。“但祖传的老手艺,如果我们也不坚持,最后就只化作一个历史符号,太可惜。”

好在有人发现了这份难得的坚守。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摄影师们来此取景,最多的时候,小油坊里架起了16台相机,最远的还有从东北来的摄影师,只为一览正宗的老油坊和古法榨油工艺。

眼下,溪源村正筹划着发展旅游产业,村里出资给老油坊修补了房顶、门窗,在周边修起了卵石休闲步道。张宗明期待,等到旅游产业做起来,老茶油的油香会飘得更远。(林瑞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