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成为眼下养殖业关注的焦点。今年1月至8月,国内豆粕市场均价达每吨4280元,比2019年上涨了1400元,带动饲料成本每吨增加200元以上,每出栏一头育肥猪的直接成本增加近70元。9月份以来,国际大豆价格出现异动,国内豆粕价格再度上涨,超过历史高位。
我国是动物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饲料原料进口依赖度高,其中饲用豆粕生产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大豆,豆粕价格与国际大豆价格高度关联。对此,广大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顺应降耗减排的大趋势,积极探索豆粕减量替代的技术模式,加快向精准配方、精准饲喂的科学养殖方式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
【资料图】
节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豆粕减量替代既是应对外部供应不确定性的被动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对养殖者节本、饲料生产者节料、全行业增效、全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表示,供需紧平衡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口粮消费已经达到峰值并呈下降趋势,饲用消费仍在持续增加,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矛盾表现在饲料粮。随着养殖规模化水平提高,近20年来,工业饲料消耗量以年均6.9%的速度递增。初步预测,到2030年,饲料粮消费需求还将增加。面对这种局面,必须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做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认为:“肉类消费刚性增长,养殖业面临压力。这倒逼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挖掘、循环利用国内的丰富资源,使养殖业节本增效。”减少豆粕饲用需求,主要通过大力推广高品质低蛋白日粮技术,以及用其他杂粕替代豆粕。实践证明,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工业合成氨基酸,补足原料中的短板营养元素,能够有效降低饲料中蛋白用量,减少浪费。
广东是饲料生产大省,也是豆粕调入大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棕会说,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国家粮食安全紧平衡的形势下,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减少豆粕进口依赖,对广东省尤为重要。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全省饲料工业大宗原料豆粕消耗量一改往年持续增长的态势,豆粕使用量同比下降5.67%;杂粮杂粕类使用量增长明显,其中高粱使用量同比增长40.15%,糠麸增长22.35%,棉籽粕增长15.32%。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杜明宏介绍,2020年起,山东在全省饲料行业倡导推广低蛋白、低能量、高品质饲料产品和技术。2021年,全省工业饲料中豆粕添加比例由上年度的13%下降到11.6%,饲料粮供应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肉鸭饲料已基本实现玉米、豆粕“零使用”,肉禽、生猪后期饲料用量也显著减少。
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引导饲料养殖企业推广低蛋白日粮,全行业积极响应。各地聚焦“提效节粮、开源替代”,在需求端压减豆粕用量,在供给端增加替代资源供应,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在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3%,比2017年下降2.5个百分点,节约豆粕110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相当于1亿亩以上耕地产出。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说,这几年,牧原豆粕减量累计达到584万吨。这背后有两大支撑:一是技术研发。牧原猪营养研究院有213名研发技术人员,长期专注于猪的营养研究。二是智能化支撑。智能化装备能做到一日一个配方,同时使用精准饲喂和精准计量,确保低蛋白日粮的有效实施。从繁殖成绩、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肉质肉色4个方面来评价,饲养情况非常喜人,总体来说成本低、效果好。
“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企业之一,温氏全面推广畜禽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方案,技术上实现了鸡、猪、鸭无豆粕配方。2021年,豆粕减量替代技术为集团节省饲料成本120元/吨以上。”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祥斌介绍,主要思路是“一减一替”。“减”,即研发应用畜禽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配方技术,降低配方蛋白原料的用量;“替”,即精准评估各种蛋白原料的营养价值,替代豆粕。技术核心是逐一研究确定不同动物不同阶段的各种必需氨基酸与赖氨酸的适宜比例。
“2021年,新希望生产了约3000万吨饲料,产量居世界第一。今年,公司预计生产3000万吨饲料,豆粕用量减少90万吨。”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已建立原料配方数据库,包含了200多种非原粮类饲料原料和30多种非豆粕类蛋白质原料,参数指标涵盖5类320项。依托集团近300台近红外检测仪的快速分析检测、体外仿生消化评价等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校正。随着数据库的应用,在不降低生产性能的前提下,生猪饲料蛋白水平降低了1.5个百分点,蛋禽饲料蛋白水平降低了1个百分点,豆粕减量取得显著成效。
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天九镇的赣州联多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忙着装运饲料。“公司实施杂粮杂粕多元化日粮技术,当前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中的非常规原料已包括棉粕、菜粕、花生粕、棕榈粕等127种原料。同时,配制低蛋白高氨基酸平衡日粮,来满足猪禽不同生理阶段需要,降低豆粕需求量。”公司负责人李健敏说,公司猪禽饲料配方中豆粕用量在2021年平均约12%的水平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降低,其中公司自养猪场的猪饲料,部分育肥猪配方已经可以做到无豆粕配方。今年1月至10月,公司实现畜禽饲料销量约6万吨,相对节约豆粕用量2500多吨。
加强政策和技术保障
记者了解到,豆粕减量替代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养殖户片面地认为饲料的蛋白含量越高越好,一些地方认为耕地只能种粮不能种草。二是基础支撑不到位。资源调查和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资源底数不清,标准体系不全。三是政策支持不到位。缺乏节粮降耗减排的支持政策、新型蛋白饲料资源生产的减免税政策、库存陈化粮食向饲料养殖企业销售政策等。
“从这两年推广的效果看,低蛋白日粮技术还大有文章可做。”马有祥分析,一方面,豆粕饲用量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在全国33家百万吨级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中,豆粕占比平均为11.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氨基酸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生产全部动物必需氨基酸的能力,生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球前列,大部分产品价格都降到了饲料养殖企业可接受的程度,为扩大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提供了有力保障。
谯仕彦表示,今后要从完善技术支撑、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继续着力。技术支撑方面,加强玉米豆粕替代原料饲用技术研究,开展配套技术方案集成示范。大力推广猪鸡高品质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及效果跟踪评价。加快研究低蛋白日粮在其他畜禽品种中应用的可行性,逐步扩大技术应用范围。大力发展饲草产业,推广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增加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黑麦草等优质饲草供应,引导牛羊养殖减少饲料粮消耗等。政策支持方面,直接面向饲料生产企业定向销售库存陈化粮食,增加饲料原料选择空间,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减轻财政补贴和库存压力。加快完善畜牧业节粮降耗减排支持政策,出台低蛋白饲料应用补贴、对微生物蛋白等新蛋白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给予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完善饲草种植用地保障政策。
“面对更加繁重的动物产品稳产保供任务和越来越紧的资源环境制约,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把豆粕等饲料粮减量替代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保障饲料粮供给,维护粮食安全。”马有祥说,要加强部门联动、部省联动、政企联动、科企联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全行业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快推进替代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增加优质饲草供给,加强政策和技术保障,牢牢掌握养殖业稳产保供主动权。(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