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美食能否成为下一个国民食品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

几年前,绝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国民食品”首先就是方便面。现如今,各类速食小吃层出不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后,自热食品一路走红,新品牌、新产品不断落地,“抢食”了方便面的市场份额。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人对自热食品的热情还会保持下去吗?被资本热捧的自热食品能否接棒成为下一个“国民食品”?

靠“宅经济”兴起

疫情之后快速普及

晚上8点,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白领李杰想犒劳自己吃顿火锅,在生活服务平台上搜索周边店铺时偶然发现了自热火锅的推荐信息。

“我是一个独居青年,一个人去火锅店吃火锅会觉得有点尴尬,在家做火锅不仅过程繁琐,一个人吃不完也比较浪费,自热火锅解决了我的烦恼。”李杰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快捷方便的自热食品逐渐得到普及。

所谓自热食品,是指不依赖电、火等方式加热,用自带发热包加热的预包装食品。使用时,只需将特制的发热包放在食盒底部,倒上一杯水即可制作出热气腾腾的食物。

在日前热播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中,速食火锅和自热米饭颇高的出镜率也让自热食品又顺势“火”了一把。

眼下,在自热食品的赛道上,不仅有海底捞、小龙坎这样的餐饮行业大咖,也有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一类的休闲类食品品牌推出的相应产品。此外,还有许多新玩家积极入场,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记者打开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时,看到“10款热门自热火锅测评”“6种自热米饭吃哪款”等内容比比皆是,仅小红书中有关“自嗨锅”的内容就高达7000余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刘慧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发热食品是“宅经济”的产物,在疫情之下快速崛起,丰富了速食食品的品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宅”一族的需求。

“自热食品是方便与速食食品的一种,但食用口味更佳,且与外卖、快餐相比有着更高的情景适用性与便利性,这是自热食品得到快速普及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成为下一个方便面?

消费端的热情也引起了资本方的注意。

据企查查关于品牌融资历程的统计,主流自热食品品牌“莫小仙”于2020年上半年获得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而“自嗨锅”品牌3年以来先后完成了5轮融资,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宣布完成了逾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实际上,除了莫小仙、自嗨锅以外,还有像白家食品、食族人等自热品牌均获得了大量融资,由此也能看出资本对于自热食品行业持看好态度。

与自热食品行业竿头日上皆然相反的是传统国民食品方便面行业的每况愈下。

据老牌方便面企业康师傅的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20.35亿元,同比下降了14.5%;统一企业的净利润同样出现了下降,上半年仅达8.47亿元,同比下降了20.45%。

两家企业的利润下跌与其主营产品“失宠”密不可分。来自前瞻产业院的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产量在2017年开始下滑;2018年更是断崖式下降,同比下降36.59%;2019年再降,同比下降18%。方便面的市场需求量也出现明显下滑,由2015-2017年的千万吨下降至2018-2019年的600万吨左右。

方便面“不香了”,被资本寄予厚望的自热食品是否有望接棒成为新的国民食品?

“自热食品和方便面不是替代关系。”刘慧认为,方便面物美价廉,这一点是自热食品做不到的,自热食品价格都比较高,并且使用场景有限。

食品行业人士余知学也持有同样观点,他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自热食品虽然有一定市场,但和方便面的销量相比仍存在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健康化、个性化或是新“食”代自热产品的机遇

需注意的是,虽然自热食品迎来春天,但前景并非一片向好。

“吃自热食品其实远不如点个外卖、吃个盒饭来得划算。”不少消费者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购买自热食品只是尝鲜,该类产品普遍存在单价不低、营养价值不高的问题,不会频繁复购。

此外,自热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质疑。前段时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为进一步了解当前自热方便火锅的安全质量现状,对市面上多个自热火锅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0件样品中有16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材锅底部变形,其中标称“咔咔莎莫小仙”“蜀姑娘”“真心”“牧哥”4件样品的食材锅底部出现了较明显变形。试验还发现,注水量的多少会对锅体变形、发热包反应、蒸汽产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就发布了《自热方便菜肴制品》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次发布自热食品的团体标准;2020年6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自热式方便火锅生产卫生规范》发布,并于2020年11月18日开始实施。

柏文喜认为,自热食品想要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迈过行业标准与生产规范、食品安全、市场培育与消费者认知等几道坎。

“随着供给越来越丰富,以及疫情过后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关注健康的同时,健康食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在刘慧看来,健康和产品差异化、个性化将是新“食”代自发热产品的机遇。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食品月刊  www.spykw.com.cn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