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阳澄湖大闸蟹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自然吸引了无数人疯狂追捧。
早在2007年,贵州都市报有个新闻报道,在当地一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展示有两只“阳澄湖蟹王”,每只标价1800元。
而同一年,贵阳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才21110元。
也就是,一个月工资差不多正好换只“阳澄湖蟹王”。
5年之后,又有媒体报道苏南某地市场上的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也足够惊人:礼品包装,每盒售价3680元。
当地当年市区最低月工资1320元,也就是将近三个月才能买到这样一盒高档大闸蟹。
阳澄大闸蟹热,到现在丝毫没有降温。
2018年,一只重1.01斤的“阳澄湖蟹王”,被人花了8800元买走。
今年,早在开捕前,各大电商平台上的预售券就已经卖爆,头部商家平均月销量突破10000+。
阳澄湖大闸蟹年年大热。
不过,几年前就有媒体提醒,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收了智商税。
2018年《新京报》有个调查报道说,阳澄湖大闸蟹货值大约是3亿元,但市面上打着阳澄湖旗号的大闸蟹总共至少卖了300亿。
也就是说,99%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冒牌货。
01、吃大闸蟹,当然还得是阳澄湖
“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在苏州”,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就曾为阳澄湖打call。
民国时期的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每年深秋必南下一次吃螃蟹,走一路吃一路,最后给天下螃蟹打分。他认为天下螃蟹分为六等,每等又分二级,其中等级最高的就是阳澄湖大闸蟹。
抗战爆发后,众多社交名流,如胡蝶、杜月笙等到香港躲避战火,但仍对阳澄湖大闸蟹念念不忘。
著名的《申报》在1939年有组数据:租界当局限制米价最高不得过20元。按照当时的度量衡换算下,1石米约80千克,也就是每千克大米0.25元。
同年深秋,《申报》记载阳澄湖蟹价位每千克1.4元,按此计算,1只200克的大闸蟹至少能换1.12千克大米,足见其身价之高。
多年前,苏州当地就开始把阳澄湖大闸蟹作为产业来经营,影响力自然也是推得越来越大。
1996年,苏州就开始大力鼓励发展大闸蟹养殖业,有意愿、有能力饲养阳澄湖大闸蟹的村民,就能获得一块圈养的水塘。
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是,为了调动蟹农的积极性,政府不仅给予资金补贴,还定期举办“蟹王争霸”赛。
不甘落后的蟹农们纷纷铆足了劲,从开始的仅有几家投放螺蛳水草、玉米南瓜、深海带鱼等作饲料,到后来群体效仿,单单这项成本就在1-2万之间,正是这种暗中比拼,从源头保证了大闸蟹的品质和安全。
这份独到的工匠精神,也被做成纪录片,在央视和网络平台同步播出,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深入人心。
02、“洗澡蟹”已经是良心货
因为名气越来越大,阳澄湖大闸蟹自然也就奇货可居,供不应求。
市面上,当然就有人就想着浑水摸鱼。
打上阳澄湖品牌,螃蟹的价格就能上涨好几成甚至数倍。
和阳澄湖水域环境类似的湖泊在苏南一带,并不少见,且也产出大闸蟹,如太湖蟹、高邮蟹、兴化蟹、高淳蟹等,虽逊色几分,但要蒙骗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仍是轻而易举。
既然不能光明正大傍上“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头,打“擦边球”的做法则成了另一条“康庄大道”。
每年的销售旺季,大批改造过牌照的苏州商务车,便会出入其他产蟹重地的水产批发市场,有些大型收购商还会提前驻扎外地,租下门面用以收蟹,最多时周边能有几十家阳澄湖商家集结。
趁着夜色掩护,他们源源不断地把外地蟹偷偷放入阳澄湖里指定的地笼,或退而求其次,到其他周边水域养几天。
这些螃蟹俗称“洗澡蟹”,一番“暗度陈仓”后,就能完成身价三级跳。
举个例子,一只3两的“外地蟹”价格通常在几十元左右,而同样体积的一只阳澄湖大闸蟹可以卖到上百元,有些“大块头”甚至能卖到上千元。
就这,还是稍有良心的做法。
订单暴涨的时候,上午刚拉过来的外地蟹,下午简单包装后就会发往全国各地,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心商家们,还会用工业草酸、柠檬草清洗色黑的大闸蟹,来达到“白肚”的效果,鱼目混珠。
就连不少本地阳澄湖商户也会这么做:“青壳白底的阳澄湖大闸蟹不多,干干净净的基本都是药水泡的,你不这么做,顾客都去其他家买了”。
电商的飞速发展,又为假货的泛滥大开方便之门。
点开某些平台,数千家店铺的宣传页上,暧昧不清的“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镇现货”“阳澄湖镇发货”等宣传随处可见,实际发的多是能够掩人耳目的,同样产自苏州的太湖蟹。
为整治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乱象,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保护办公室开始提供防伪蟹扣,发放给下属的500多家品牌授权企业。
但超高利润诱惑下,蟹扣也变成造假的商品。
做戏做全套。
假蟹扣上不仅二维码、防伪标一应俱全,还有专门可供查询的网站,拨打400售后电话专线,竟还真有客服接听。
03、比阳澄湖水更深的,是“纸螃蟹”
如果说以上骗局还有被识破的可能,那“纸螃蟹”便堪称终极套路王。
“纸螃蟹”即蟹券,初衷是以预售抢占市场,先买券后兑换,由此催生的虚拟经济,在彻底改变大闸蟹销售方式的同时,竟演化成了“金融衍生品”,风险暗藏。
有媒体报道,有商户的阳澄湖蟹卡年销售额能达到一两亿元。
和蟹农粗略谈好合作后,经销商就会对外销售,提前卖券会带来不菲的沉淀资金,按照单张蟹票400元计算,卖出1万张蟹票,沉淀资金就高达400万元。
而在此过程中,蟹券的数量完全不设上限,经销商手上往往一只螃蟹都没有,却已经圈了一波快钱。
已经付了全款的消费者,则完全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何种结局。
蟹券销售出去后,若最终的提货量大于实际能采购到的大闸蟹数量,由于蟹券的有效期一般在3年,只要告知消费者产量有变,无法兑付,将来取蟹的时间拖到来年即可。
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费者很容易遗忘或错过提货时间,导致蟹券作废,对商家来说,这又是一笔白赚的利润。
更有甚者,卖完蟹券后直接玩起了人间蒸发,不发货,不退款,不出声,蟹券真的成了空头支票,欲哭无泪。
无论方式手段如何,绝大部分人都是无法顺利提货的。“商家知道许多人买蟹卡用来送礼,最后提货人手里的蟹卡都不知道转了几手,即使发现问题也找不到源头,只能不了了之。”一位匿名的大闸蟹经销商道出了“玄机”。
再者,即使能幸运提到货,也会遭遇“缺斤少两”甚至死蟹的问题。比如标注的规格是4两,通常发出的螃蟹也就2两,再除去用水浸湿绑蟹用的大粗绳,已不止是货不对版,而是明晃晃的消费欺诈。
不少商家会用“途中损耗,螃蟹吐水,天气太热”等理由敷衍消费者,但这种说法,显然立不住脚。
由于大闸蟹都是按两定价,每差一两,价格相差几十元,商家这番骚操作,又可再捞一笔油水。
04、哪怕到了阳澄湖,也不一定吃到正宗蟹
到底怎样才能吃到正版的阳澄湖大闸蟹,恐怕本地人也给不出答案。
“阳澄湖大闸蟹”的定义标准极其严苛,特指苏州市境内自然形成的,113平方公里阳澄湖水域围网所产出的,符合一定标准的大闸蟹。
近年来,由于阳澄湖水体污染问题,阳澄湖政府实行退养还湖政策。目前,阳澄湖水域中围网养殖面积仅剩高峰时的十分之一,使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更为难得。
为向市场输送数量更多的大闸蟹,阳澄湖周边也开始大力推广池塘养蟹。
巨大的“价格差”下,阳澄湖畔林立的“农家乐”,经常会开船带顾客去自家的水塘捕捞大闸蟹,虽不明说,但打的却是正统旗号。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场“挑战”:通过盲品,从来自阳澄湖、固城湖、太湖的中华绒螯蟹中,分辨出哪些是来自阳澄湖。
结果,即便是“美食家”也没尝出来。
所以,很多人即便知道99%几率被骗,也还是心无怨言:
谁又能分辨出真假阳澄湖大闸蟹,即便是假的,谁又愿意承认高价买来的是“赝品”呢?
骗局也就这样生生不息,韭菜割了一茬之后,来年还有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