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天色犹带朦胧,李冰冰的闹钟响起。洗漱完毕,穿上青绿色志愿者服装,她准时登上6点20的班车,目的地:东安湖体育公园。
李冰冰是四川师范大学“00后”学生,也是成都世运会36所在蓉高校8600余名赛会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们活跃在竞赛场馆、世运村、主媒体中心及开闭幕式等各个角落,用自己的热忱与活力,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青椒”。
“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能深度参与国际赛事、近距离接触各国运动员,是特别难得的机会。”李冰冰说。2023年,她曾参与大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那段美好的回忆让她再次选择加入世运会的志愿服务。“上次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今年我又来了!”
接待引领,交通协调,运动员在场馆内功能用房的管理,用水用冰……作为竞赛组织服务志愿者,李冰冰的工作内容“繁杂而重要”。
“当听到运动员发自内心的感谢时,我深受触动,那份成就感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李冰冰说,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会继续更多站在运动员的角度,以更细致的服务为这场体育盛会贡献力量。
忙碌的“小青椒”,不仅是世运赛场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成都向世界展示友好与热情的青春使者。
在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贾泽坤看来,成为世运会志愿者是一次“在家门口感受世界”的经历,也收获了宝贵的跨文化交流体验。他所在的随队联络员团队从今年四五月起便投入到线上线下的高强度培训中,系统学习各类项目知识,并针对沟通技巧和突发情况处理进行反复演练。
“服务过程中遇到不少挑战,考验了我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贾泽坤回忆说,有一次,两位国外运动员的行李被错送到另一个机场,他立即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最终帮助成功解决,确保运动员的行程不受影响。
来自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小青椒”胡怀来同样深有感触。他的岗位是票务及观众服务。
“每当各国运动员和观众跟着一起喊‘加油’时,我都会深刻感受到大家在那一刻的同频共振。”胡怀来笑着说。
赛程过半,“小青椒”们的热情不减。他们用汗水与微笑,向世界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活力,用行动诠释着中国青年的风采。